骨在第12個字的詩句
骨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經濟安民心不晦,保全傳嗣骨無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睢陽五老圖
- 竹繞長松松繞亭,令人到此骨毛清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陳成伯著作史館園會上作
- 稽天巨浸洗南荒,尚有千峰骨立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出游龍虎山舟中望仙巖壁立千仞者不可上其高
- 十年一別音書絕,萬里相看骨肉情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襄州程大夫
- 袖手猶懷脫靴氣,豈是從來骨相屯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題畫李白真
- 側徑籃舁兩眼明,出山猶帶骨毛清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
- 皎然其毛顏也似玉,癯然其骨相也似竹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林樂閒真贊
- 兩別因循久釀疑,其如老病骨累累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吳應奎解嘲
- 射穿楊葉心何武,夢入梅花骨已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乙卯鄉貢鹿鳴宴次韻
- 藥盞經年愁漸慣,吟箋遣病骨同銷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浣溪沙·家近吳門飲馬橋
- 窮巷下里◇襦盡,老翁稚兒骨欲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長安仲春二首
- 平生好事誰能繼,后世高名骨已消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奉議楊君予姊丈也廉靜樂道不交世俗造道微妙
- 高僧解語牙無水,老鶴能飛骨有風。 -- 出自唐·盧延讓·贈僧
- 竟去不知天所尤,龍冤雖復骨不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龍角砍和崔公度伯易
- 何年生此石腸兒,非皮裹骨骨裹皮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以石龜子施覺心長老
- 刀兵殘喪后,滿野誰為載白骨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雪車
- 晴沙照影支離晚,寒研磨煙骨董秋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奉送徑山無畏考勤人謁吳興蔣使君無畏能作詩
- 馬曹寂寞心空在,驥子昂藏骨更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周航定國攜諸公所贈詩求次韻
- 徐甲儻容心懺悔,愿身成骨骨成灰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似曾詩
- 并蒂不必蓮,連理不必木,癡骨千年同一束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三鴛鴦篇
- 乍親冠蓋談諧少,久住林泉骨自清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贈方江二君
- 弩傷忍見痕猶在,笛響誰夸骨可吹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猿皮
- 夜缸酒熟誰堪喚,共啜人間骨董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遣興
- 貔貅夜柝身何在,麋鹿秋風骨未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夢余義夫以劍請銘
- 煙霏霏,冢累累,青山良是白骨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書迅筆題為醉矣行
- 往年六月蟬應到,每到聞時骨欲驚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聞新蟬寄李余
- 瘞土驛傍何足恨,潼關戰處骨埋多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楊妃
- 丞相雖存心已死,先生既葬骨猶香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讀劉元城言行錄
- 銅雀羅紈宛汗青,芳洲鼓史骨如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禰衡
- 幾多愛子出蕭關,山積胡沙骨未還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武帝
- 臨分自灑黃泉淚,不在區區骨肉恩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中山靖王勝
- 評今論古知幾何,寥寥百年骨不冷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送孚藏主歸江西
- 北山山下一漁翁,形解心凝骨已融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含云寺書事六絕句
- 兄弟已推眉更白,功名何慮骨猶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呈吾宗茂夫
- 又不見柱下之老之,年年換骨輕如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廣東提舉韓判院
- 松筠邀我梵王宮,耳目俱醒骨肉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雨霽宿薦福寺遣問寺僧
- 俗兒未識貧中樂,妄議書生骨相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貧居自警三首
- 不知捷徑在終南,應是癯儒骨相凡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方具免牘走筆次竹溪中書韻
- 去為將相開生面,莫貌山翁骨相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示畫者
- 莫年勛業心方壯,前日奸諛骨尚寒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渙季享示壽詩二首十月二十五日因其生日次
- 金粟如來身已化,蕊珠仙子骨猶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蓮桂二絕
- 預知駟馬門閭盛,暗想天麟骨法奇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聞揚州柴給事有弄璋之慶寄詩賀之
- 君不見咸陽百萬家,長城白骨埋泥沙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滄海行
- 仙去星辰終不滅,至今夢想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平江陳侍郎十絕
- 龍綃便面宜歌舞,看亭亭、玉骨冰神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高陽臺 題趙仲穆作陳野云居士山水便面
- 伍員江長潮正怒,三閭沙白骨新捐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數年來南雪甚于北癸未復爾人戲謂南北之氣互
- 行矣臨流重太息,說相思,刻骨雙紅豆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金縷曲 留別祖國,并呈同學諸子
- 四海魚龍精魄冷,五山鸞鶴骨毛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十五夜寄人
- 春色濕僧巾屨膩,松花沾鶴骨毛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道林寺諸友
- 君愛煉藥藥欲成,我愛煉骨骨已清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憶金鵝山沈山人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