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在第7個字的詩句
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去年米貴闕軍食,今年米賤大傷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歲晏行
- 方慚不耕者,祿食出閭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觀田家
- 闌風伏雨催寒食,櫻桃一夜花狼藉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菩薩蠻·闌風伏雨催寒食
- 清愁詩酒少,寒食雨風多。 -- 出自宋··寒食
- 落花夜雨辭寒食。塵香明日城南陌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菩薩蠻·落花夜雨辭寒食
- “鳳凰不共雞爭食,莫怪先生懶折腰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十口漂零猶寄食,兩川消息未休兵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十口漂零猶寄食,兩川消息未休兵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劍四顧心茫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行路難 其一
- 一食駐玄發,再食留紅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雜詩
- 驊騮拳跼不能食,蹇驢得志鳴春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
- 朝共瑯玕之綺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其十一
- 我來采菖蒲,服食可延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嵩山采菖蒲者
- 我如廢井久不食,古甃缺落生陰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
- 惟存一束書,寄食無定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東阡在何許,寒食江頭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︰人稀野店休安
- 君今憔悴歸無食,五斗未可秋毫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杭州杜戚陳三掾罷官歸鄉
- 陳前漫方丈,玉食慘無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二首
- 北客初未諳,勸食俗難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食檳榔
- 不見王武子,每食刀幾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岐亭五首
- 不羨紫駝分御食,自遣赤腳沽村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碧香酒與趙明叔教授
- 公業有田常乏食,廣文好客竟無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鄭戶曹
- 古井沒荒萊,不食誰為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浚井
- (是日散父老酒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三月二十日開園三首
- 旦隨老鴉起,饑食扶桑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寺
- 千人耕種萬人食,一年辛苦一春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蠶市
- 圖經未嘗說,玉食遠莫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廉州龍眼質味殊絕可敵荔支
- 君來坐樹下,飽食攜其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歸園田居六首
- 山僧本幽獨,乞食況未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峽山寺(傳奇所記孫恪袁氏事,即此寺,至今
- 不緣耕樵得,飽食殊少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糴米
- 我生固多憂,肉食常苦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公擇過云龍張山人輒往従之公擇有詩戲用其
- 二圣憂勤忘寢食,百神奔走會風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張昌言喜雨
- ?俗諺云:大將軍食飽捫腹而嘆曰:我不負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子由瘦?儋耳至難得肉食?
- 記取明年作寒食,杏花曾與此翁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
- 參禪固未暇,飽食良先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臨安凈土寺
- 明朝鬧絲管,寒食雜歌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連日與王忠玉張全翁游西湖訪北山清順道潛二
- (吾舊詩云:可使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
- 可慰摧頹仍健食,此生通脫屢酡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秋興三首
- 早眠不見燈,晚食或欺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徐大正閑軒
- 此語竟非是,且食白楊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辯才法師復歸上天竺以詩戲問
- 飽食有殘肉,饑食無余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黃魯直食筍次韻
- 憶我與諸兒,飼食觀群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異鵲
- 渴飲靈泉水,饑食玉樹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陳守道
- 言游高峰塔,蓐食治野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靈隱高峰塔
- 聞君談西戎,廢食忘早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李端叔謝送牛戩鴛鴦竹石圖
- 是之怖走誰敢食,天賜我爾不及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芝
- 先生魯諸儒,飲食清不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教授和溽字韻詩,復次韻為戲,記龍井之游
- 糜身輔吾生,既食首重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人參
- 可憐烏鵲饑無食,日暮空林何所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人雪晴書事
- 晨興灑掃罷,飽食不自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西田獲早稻
“食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