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霜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馬躍霜橋步,雞啼月店聲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入蜀墊江道間二首
- 一幅霜林長短樹,幾灣煙葦去來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八窗叔用前韻相寄時(shí)留村舍和以謝之
- 雪凝霜降不肯春,花神豈類婦人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又用韻
- 江鄉(xiāng)霜后飽珍肴,萬里持來僅帶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糟蟹遺制幕
- 二祖霜臺有烈聲,傳家文憲見先生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(jiān)·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
- 翼似霜余葉,聲如雨后泉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蟬
- 春淺霜連夜,天隨月半溪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江行
- 野市霜明人跡險(xiǎn),官河水冷客舟橫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昨夜
- 天女霜刀剪亦難,露紅煙紫碧闌干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芍藥
- 水國霜天冷,梅庭夜月清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酬山月江與投贈
- 一夜霜風(fēng)動地寒,塞垣火未報(bào)平安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霜風(fēng)
- 著野霜方新,照天日未出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金川早行
- 碧瓦霜融,繡閣寒輕,春浮壽杯。 -- 出自宋·吳勢卿·沁園春·碧瓦霜融
- 只有霜華伴月明。 -- 出自宋·黃升·南鄉(xiāng)子 冬夜
- 可堪霜信寒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菩薩蠻·吟風(fēng)敲遍闌干曲
- 嘗為霜髭,弄纖纖、向人輕鑷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華胥引·征車將動
- 風(fēng)傳霜信,遍送曉寒侵幕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丹鳳吟·荏苒秋光虛度
- 已矣霜凋蕙心。 -- 出自宋·石正倫·綺寮怨
- 節(jié)過霜風(fēng)袞袞來,菊花寂寞晚仍開。 -- 出自宋·史鑄·晚菊
- 不畏霜風(fēng)質(zhì)自殊,不招蜂蝶艷何孤。 -- 出自宋·史鑄·寒菊
- 松楸霜露冷,北望淚交頤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夢太夫人如平生
- 半溪霜月正梅花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鷓鴣天·四壁圖書靜不嘩
- 月落霜天曉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虞美人·疏林遠(yuǎn)帶寒山小
- 餌玄霜、醉瓊醥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倒犯
- 梅梢霜露零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醉桃源/阮郎歸
- 月明霜露中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糖多令/唐多令
- 秋城霜滿葦花白,夜館月寒莎草黃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姑蘇館
- 滿懷霜露感,不隔故山西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憶諸侄
- 所以霜雪中,春風(fēng)先及梅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梅
- 水涵霜夜月,梅落曉天星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雪晴
- 吟身霜竹瘦,歸夢早梅寒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韻送黃耑玉歸莆
- 歸路霜鐘外,微聞三數(shù)聲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法石寺即事韻
- 雪柏霜松自有神,沖風(fēng)槁葉故難禁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次張龍山韻反騷
- 日折霜檐,寒欺霧幕,睛枝淺弄開華。 -- 出自·奚?·長相思慢
- 怕黃霜竹生新愁。 -- 出自宋·顏奎·憶秦娥·水云幽
- 念此霜中英,良時(shí)不妨殿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(lǐng)客枉顧山中賦采
- 寂寂霜林鐘,茫茫虎溪渡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題瀑布圖后
- 戚戚霜葉語,雁過鳴聲悲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九日簡留松澗
- 歲寒霜露感,況復(fù)度高深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歲暮度朋山嶺登山庵追慕先人不勝悲愴因用楊
- 誰教霜月閑描畫,景物和人成五清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跋劉敏叔畫楊誠齋先生探梅圖
- 山店霜寒香撲馬,溪橋水淺影如龍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梅四首
- 滿簪霜雪,一帽塵埃,消幾寒食。 -- 出自宋·陳紀(jì)·倦尋芳·滿簪霜雪
- 滿地霜紅,淺,莎尋蛻羽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齊天樂 蟬
- 落落霜余樹,疏疏曉后星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聞楊大受凌吉叟吳次山諸友訃音有感二首
- 窮冬霜霰集,行路古今難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和子野四首
- 山房霜菊偏能耐,客路云萍故自浮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十日與侯伯用謝元燾諸友汎菊得頭字
- 何年霜月子,寫此西山真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題西山真先生像
- 雪晴霜樹勝春紅,回首臨平杳靄中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泊桐鄉(xiāng)
- 野分霜信薄,溪落雨痕乾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滿替在眼即景賦二首
- 寒日霜乾還掠額,曉天嵐重且遮頭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巾子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