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在第3個字的詩句
霜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靈芝霜下秀,仙桂月中栽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賓客相國詠雪
- 月沉霜已凝,無夢竟寒燈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盈上人
- 林疏霜摵摵,波靜月溶溶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冬日宣城開元寺贈元孚上人
- 漸思霜霰減,欲報陽和發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奉酬竇郎中早入?
- 綺筵霜重旌旗滿,玉帳天清絲管聲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劉員外陪韓仆射野亭公宴
- 玉階霜仗擁未合,少年排入銅龍門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漢宮少年行
- 宵長霜霧多,歲晏淮海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溪中月下寄揚子尉封亮
- 中令霜不襖,火馀氣常貞。 -- 出自唐·僧皎然·雜曲歌辭·苦熱行
- 句陳霜騎肅,御道雨師清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東郊迎春
- 離別霜凝鬢,逢迎淚迸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
- 黑山霜重弓添硬,青冢沙平月更高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塞下
- 往日霜前花委地,今年雪后樹逢春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曲歌辭·蘇摩遮
- 野宿霜入帳,孤衾寒不暖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行從方秀川與劉評事文同宿
- 隔絕霜露曠不下,帝有潤澤何由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冬陰寄滿子權
- 張子霜后鷹,眉骨非凡曹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書懷示友十首
- 孤臣霜發三千丈,每歲煙花一萬重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傷春
- 北客霜侵鬢,南州雨送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雨中
- 老心霜下松,名與隆公齊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留別心老
- 寧知霜雪后,獨見松竹心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效阮公詩
- 風急霜露多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效阮公詩
- 團團霜露色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劉文學楨感懷
- 夜來霜墜梧桐葉,諸殿平明進御衣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秋殿霜凝當永夕,靈場齋潔方無斁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和御制降圣節內中道場睹瑞鶴神雀歌
- 包藏霜雪姿,隱忍苔蘚痕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
- 石螭霜重連鉤盾,玉虎冰消下轆轤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直夜
- 西顥霜雖勁,南榮暖更滋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樞密王左丞宅新菊
- 靈溪霜後水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菩薩蠻·詔書昨夜先春到
- 木落霜濃,探春只道梅花未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點絳唇·木落霜濃
- 樓頭霜樹明秋色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醉落魄/一斛珠
- 月白霜清,猶未全開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一翦梅·竹里疏枝總是梅
- 月華霜著地,云影浪搖空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步月
- 洞庭霜、壓綠堆黃,林苞堪貢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相失霜風不動睛明好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玉樓春
- 曉印霜花步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賀新郎·曉印霜花步
- 初疑霜崩涌天谷,翻若云奔不巖宿,散為飛風颺輕煙,垂似銀絲貫珠玉,隨風變態難盡名,觀者洞駭心與目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觀三疊泉
- 搖落霜風只斷腸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減字木蘭花·阿誰曾見
- 木落霜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丑奴兒/采桑子
- 發短霜濃,卻恐浩歌消得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桂枝香·琴書半室
- 晴皎霜花,曉熔冰羽,開簾覺道寒輕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滿庭芳 小春
- 夜寒霜重玉女驕,袖裹金匜向地覆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瀑布
- 雅合霜容潔,非同雪體輕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薦冰
- 夜和霜擊磬,晴引鳳歸桐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風箏
- 幸君霜露里,車馬犯寒過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冬夜答客
- 春夜霜猶下,東城月未升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早春宴高陵滑少府(得升字)
- 手持霜簡白,心在夏苗青。 -- 出自唐·包何·送韋侍御奉使江嶺諸道催青苗錢
- 昔時霜臺鏡,丑婦羞爾形。 -- 出自唐·王季友·別李季友
- 紫鱗霜外躍,紺葉雨余馨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蘇學十題·并秀檜
- 未饒霜女俊,不愛月娥孤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荷花
- 萬里霜天林葉墜,蕭索動離心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惜春令·今夕重陽秋意深
- 憔悴霜松如有訴,紛披風竹似相迎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觀安公亭戲呈觀文主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