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在第3個字的詩句
霜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十輪霜影轉庭梧,此夕羈人獨向隅 -- 出自·晏殊·中秋月
- 徙倚霜風里,落日伴人愁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調歌頭·定王臺
- 樓倚霜樹外,鏡天無一毫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秋望
- 正是霜風飄斷處,寒鷗驚起一雙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冬柳
- 杪秋霜露重,晨起行幽谷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秋曉行南谷經荒村
- 辭柯霜葉,飛來就我題紅。 -- 出自元··天凈沙·秋
- 湖清霜鏡曉,濤白雪山來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友人尋越中山水
- 柏臺霜威寒逼人,熱海炎氣為之薄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
- 歷冰霜、不變好風姿,溫如玉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滿江紅·詠竹
- “湖清霜鏡曉,濤白雪山來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是時霜飆寒,逸興臨華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崔五郎中
- 永辭霜臺客,千載方來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 ( 一作春歸桃
- 秀眉霜雪顏桃花,骨青髓綠長美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山人勸酒
- 草綠霜已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十八
- 夙被霜露欺,紅榮已先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友人其一
- 盧龍霜氣冷,鳷鵲月光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三山望金陵,寄殷淑
- 宛溪霜夜聽猿愁,去國長為不系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崔侍御
- 雪頷霜髯不自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挽回霜鬢莫教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惟覺霜袍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碧紗微露纖纖玉
- 苕岸霜花盡,江湖雪陣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山雨瀟瀟過
- 昨夜霜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昨夜霜風
- 搖落霜風,有手栽雙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醉蓬萊·笑勞生一夢
- 山高霜雪苦,苗葉不得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秋來霜穗重,顛倒相撐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坡八首
- 嶺北霜枝最多思,忍寒留待使君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餈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
- 莫向霜晨怨未開,白頭朝夕自相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
- 養此霜雪根,遲彼鸞鳳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滕縣時同年西園
- 吳姬霜雪白,赤腳浣白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讀孟郊詩二首
- 吳姬霜雪白,赤腳浣白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讀孟郊詩二首
- 柏臺霜氣夜凄凄,風動瑯珰月向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獄中寄子由二首
- 強鑷霜須簪彩勝,蒼顏得灑尚能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公秉、王仲至見和,次韻答之
- 雪髯霜鬢語傖獰,澹蕩園林取次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三月二十日開園三首
- 去年霜降斫秋荻,今年箔積如連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蠶市
- 誰言霜雪苦,生意殊未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榆
- 何處霜眉碧眼客,結為三友冷相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
- 那憂霜貿貿,未喜日遲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黃魯直效進
- 烏程霜稻襲人香,釀作春風霅水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孫莘老七絕
- 昨夜霜風入裌衣,曉來病骨更支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馬上見寄
- 籋盡霜須照碧銅,依然春雪在長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鮮于都曹歸灌口舊居
- 月缺霜濃細蕊乾,此花無屬桂堂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
- 新落霜余兩岸隆,塵埃舉袂識西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張畹
- 強鑷霜須簪彩勝,蒼顏得酒尚能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
- 秋來霜露滿東園,蘆菔生兒芥有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擷菜
- 強染霜髭扶翠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拍子/破陣子
- 鮮鮮霜菊艷,溜溜糟床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九日閑居
- 雨折霜干不耐秋,白花黃葉使人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荻蒲
- 君看霜雪姿,童稚已耿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黃魯直食筍次韻
- 十載霜威重,*連弊俗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壽叔文
- 歲寒霜重水歸壑,但見屋瓦留沙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呂梁仲屯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