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在第14個字的詩句
霜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久客自然迷道路,后時能不畏風霜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秋草
- 游絲飛絮春茫茫,柔腸一寸生秋霜。 -- 出自明·吳文泰·青樓曲
- 涼風忽來吹我裳,荻花夜白含清霜。 -- 出自明·吳哲·過里洋河
- 看花判泥花神醉,莫惹春愁點鬢霜。 -- 出自明·先竹深府·賞牡丹呈席上諸友
- 我昔離家七月強,只今十月隕清霜。 -- 出自明·熊夢祥·客懷奉柬玉山
- 秋水藍橋一尺強,愁聞玉杵搗玄霜。 -- 出自明·熊夢祥·玉山戲答
- 翠條苒苒初經雨,青蕊娟娟欲候霜。 -- 出自明·熊卓·汪司驥席上對菊
- 半壁綠苔乘宿雨,滿階紅葉醉新霜。 -- 出自明·朽庵林公·山居用韻答鳳川朱先生
- 輕風亂播漫天雪,斜月微添隔岸霜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蘆花
- 城陴炯炯寒留月,驛柳蕭蕭夜著霜。 -- 出自明·許邦才·淇門早發感憶鄴下諸鄉舊
- 禁柳條寒半欲折,邊榆葉稀天欲霜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薊門行贈張伯誨將軍
- 煙霞暫別三千里,萍水俄驚二十霜。 -- 出自明·殷邁·將赴都門過天界方丈別山舟覺義
- 冰絲欲斷鮫人縷,瓊液疑含閬苑霜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賜鮮藕
- 谷口風斜斗笠狂,米囊夾路白于霜。 -- 出自明·圓復·東山紀別
- 問水尋山各自忙,草鞋無底踏秋霜。 -- 出自明·圓復·留別念空
- 嘯館未殘經宿火,夜臺先度五更霜。 -- 出自明·袁時選·屠緯真挽詞二首
- 閑聽羌笛多乘月,暗卷戎衣半帶霜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送陳郎中重使西域(三首)
- 浣花女兒立沙際,青裙白足如秋霜。 -- 出自明·詹同·清江曲送宋尚德自峽中回
- 黃昏二十四橋月,白發三千馀丈霜。 -- 出自明·占城使臣·楊州對客
- 漠漠輕陰籠竹院,細雨無情,淚濕霜花面。 -- 出自明·張倩倩·蝶戀花詞(丙寅寒夜,與宛君談君庸流落,相
- 手攬龍車睹天光,下視蟻國空千霜。 -- 出自明·張天英·武陵春曉曲
- 我亦桃源隱居者,握手一笑三千霜。 -- 出自明·張天英·玉山佳處
- 裊裊明河帶苑墻,蕭蕭亂葉下微霜。 -- 出自明·張祥鳶·省夜
- 潞水聞猿雙涕夜,黑山歸馬五年霜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逢徐興公話舊
- 無端畫角聲中月,偏照征人鬢上霜。 -- 出自明·周鼎·閩中曉發
- 梅竹蕭森露井旁,斷猿空叫月如霜。 -- 出自明·周玉簫·庭中竹梅
- 柞宮憑幾畫成王,淚落銅仙月似霜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武帝傳
- 三花樹頂千秋雪,七寶宮中萬杵霜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贈道士
- 嗚呼此樹百煉鋼,數千萬變冰與霜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蒼松為許志完作
- 三年歸來真一夢,橋山松檜凄風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其二贈寫御容妙善師
- 寒日蕭蕭上瑣窗,梧桐應恨夜來霜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鷓鴣天·寒日蕭蕭上鎖窗
- 風吹古木晴天雨,月照平沙夏夜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樓夕望招客
- 滿園花菊郁金黃,中有孤叢色似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陽席上賦白菊
- 金井梧桐秋葉黃,珠簾不卷夜來霜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長信秋詞五首
- 金井梧桐秋葉黃,珠簾不卷夜來霜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相和歌辭·長信怨
- 典盡客衣三尺雪,煉精詩句一頭霜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
- 九天韶樂飄寒月,萬戶香塵裛曉霜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王員外冬夜寓直
- 勝處舊聞荷覆水,此行猶及蟹經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贈知雄州王崇拯二首
- 閩君鐵杖七尺長,色如黑蛇氣如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鐵柱杖
- 解把飛花蒙日月,不知天地有清霜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詠柳
- 夢幻之身不久長,桑榆能幾耐風霜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華吟三十首
- 回樂烽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夜上受降城聞笛
- 秋逼暗蟲通夕響,征衣未寄莫飛霜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雜曲歌辭·秋夜曲
- 齊唱憲王春樂府,金梁橋外月如霜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汴中元夕(二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