霄在第9個字的詩句
霄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長身一庭中,勁氣九霄上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遺直堂
- 一身萬里意,雙目九霄顧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李生畫鶴
- 垂陰雜群木,上欲接霄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曉入東谷
- 古柏蒼蒼高入云,凌霄萬朵擁其身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凌霄附柏
- 金聲玉振之,遼邈慶霄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東宮出示和御制秋懷詩恭和二首
- 當場萬人看,亭亭碧霄住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程宰三首
- 古木千章蔭淺灘,干霄危石噀飛湍。 -- 出自·張衡·龍潭瀑布泉
- 花林開宿霧,游目清霄極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京口題崇上人山亭
- 別得人間上升術,丹霄路在五言中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李郢端公
- 倘或如栗黃,保之上霄漢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盧少卿覓千文
- 負局高風不可陪,玉霄峰北置樓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天臺葉道士
- 芒鞋竹杖寒凍時,玉霄忽去非有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月送玄士入天臺
- 四海盡聞龜策妙,九霄堪嘆鶴書遲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贈易卜崔江處士(袁州)
- 卻見羇世人,遠高摩霄翮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…四十三
- 看君策高足,自此煙霄期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裴判官赴商幕
- 身猶千里限,名已九霄聞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德清衛明府赴選(時柳黜陟有薦狀)
- 來從云漲迥,路上碧霄寬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中秋維舟君山看月二首
- 氣吹朱夏轉,聲掃碧霄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題竹
- 碧浪鹢舟從此別,丹霄鵠箭忍無成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秋日留題蔣亭
- 綠蓋紛紛,多少個、云霄仙子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滿江紅·綠蓋紛紛
- 飛觀鯈下臨,丹碧蕩霄堮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奉陪安守登膴原觀
- 詩傳百越徧,詔下九霄遲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溫州聶從事赴闕
- 臥雨餐風從鞅掌,昂霄聳壑正權輿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桂陽宰胡達信同年見贈三首次韻
- 接武尚稽班玉筍,昂霄終合待金鑾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張進彥見寄二首
- 重門掩松篁,杰閣戛霄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四面山午飯澡雪塵土往太湖二首
- 從此吹春玉臺上,叢霄不許謝玄卿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周郎玉笙謠
- 平生事,嘆山林跡遠,霄漢程賒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沁園春 讀白太素天籟集,戲用韻效其體
- 多幸謬持黃閣柄,煙霄時得遂游陪。 -- 出自唐·張齊賢·御書飛白玉堂之署三體宸章并宣禁苑睹茲盛事
- 望留丹闕下,恩在紫霄間。 -- 出自唐·李逢吉·奉送李相公重鎮襄陽
- 晷移長日至,霧斂遠霄清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至日登樂游園
- 閣橫三楚上,題掛九霄邊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虛中上人寄示題天策閣詩
- 乘秋好攜去,直望九霄飛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丁秀才見示賦卷
- 會使摶風羽翮輕,九霄云路隨先鳴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泛舒城南溪,賦得沙鶴歌奉餞張侍御赴河南、
- 珍重故人知我者,九霄休復寄音徽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得京中親友書,訝久無音耗,以詩代謝
- 黃流凝夕裸,紫焰亙霄燔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郊禮慶成詩
- 烈士思酬國士知,云霄羽翼政相期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莫京甫知事有臺掾之辟賦詩識別二首
- 重階清漢接,飛竇紫霄懸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疾驅千里駿,清唳九霄禽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
- 今日太行平似砥,九霄初倚入云梯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送劉禹錫
- 天廄本生騏驥子,云霄又得鳳凰雛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陳睦赴河中幕
- 北望宮墻樹萬年,九霄云退湛秋泉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省判程郎中省宿
- 文采弟兄真疊玉,赤霄去路誰先。 -- 出自·舒づ·臨江仙·折柳門前鸚鵡綠
- 中原龍虛困格門,九霄鸞鳳高飄翔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四皓
- 莫是素娥仙玉、會叢霄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南歌子·每月冰輪轉
- 身在大江表,名系絳霄宮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水調歌頭·河漢湛秋碧
- 龍之歸兮悅娭,翻倒霄霏兮膠轕霧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龍辭三章
- 想見詩人欹枕處,云霄中夜有光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高縉之劍室二首
- 虬龍能負熊,行雨云霄間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九日閒居讀陶詩有懷
- 幾人平地上,看我碧霄中。 -- 出自宋·侯蒙·臨江仙·未遇行藏誰肯信
- 射策明光最上游,干霄直氣接云浮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任元受耿時舉有和篇謹用韻寫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