霄在第4個字的詩句
霄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疑從九霄中,直下姿噴激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觀瀑布圖
- 須信碧霄無點滓,曉來紅日自生東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冬日即事
- 聲傳九霄景泰鐘,更上上方梯睛空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蒲澗行
- 本是云霄萬里身,樊籠著向綠槐陰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籠鶴
- 杰立層霄際,曾經(jīng)壞劫中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五老峰
- 終闕橫霄瑞靄重,千官拜表未央官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至日拜表
- 秀出云霄一杖探,諸峰高下護晴嵐。 -- 出自宋·焦炳炎·游黃山
- 玉屏峙霄漢,鳥道度松門。 -- 出自清·汪士鋐·玉屏峰
- 鵬翔赤霄動,鯨噴碧海坼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題朱之純谷陽園
- 翠聳層霄巒壑勝,碧籠靜澗竹松稠。 -- 出自宋·陳觀·天游峰
- 又同沖霄鶴,舉世避軒昂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陳教
- 不向云霄羨鴻鵠,卻來江海瘵舂鋤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趙忠州歸耕之賦
- 閑訪洞霄宮,幽奇景莫窮。 -- 出自宋·陳宗古·游洞霄
- 復(fù)疑清霄萬里驅(qū)長蛟,泣淚盈盈驟飄薄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雹
- 雁入云霄去,猿從荊刺過。 -- 出自宋·范寅孫·藤道
- 今日云霄管客,何人禹稷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
- 家人九霄外,何由致橐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嘉興道中接待寺丁丑十二月赴逮揚州遇雪留
- 光價九霄懸日月,愛思兩郡甲江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董總管文卿精春秋連為太平姑蘇二大郡
- 王侯云霄縱翱,奴隸泥涂淹坎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徐仲彬達觀亭
- 騰踏云霄上,沉埋草莽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古店
- 欲極云霄闊,焉辭道路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哭周子壹二首
- 異日煙霄夢,終身水竹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唐合門挽詩三首
- 靈文九霄秘,玄關(guān)一時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晚登會真道堂望廬山大江作
- 每傍重霄求寶劍,欲令新木作枯屏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
- 平地?zé)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霄此半分,繡楣丹檻照清汾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嵩巫亭
- 至今青霄人,猶是門下客。 -- 出自宋·高達·句
- 一閣出霄漢,萬松連寺門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題善寺
- 有路青霄元自別,無情白發(fā)向來公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邵公濟溥赴省二首
- 應(yīng)是赤霄隨鳳游,遠向青田謀雁食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小圃將成
- 青冥玉霄頂,靜夜無纖埃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玉霄峰
- 蛻骨入霄漢,橫身飲長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葛仙宅
- 遙指煙霄呼縞鶴,一聲清嘯水云閑。 -- 出自宋·黃春伯·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輩拜迎因聯(lián)句于水濱
- 仰干云霄不盈尺,俯視天高浮寸碧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
- 亭亭玉霄峰,列仙皆羽化。 -- 出自宋·李庚·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·玉霄亭
- 鴻雁昂霄遠,芝蘭滿砌妍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傅憲
- 門對云霄碧玉流,數(shù)聲漁笛一江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氏·書懷
- 船概碧霄甘露白,鼎遷幽壤瑞云黃。 -- 出自宋·劉騭·漢武
- 意氣沖霄義薄云,白頭傾蓋即相親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次韻袁艮所投贈
- 我欲紫霄亭上望,吹笙人去幾時還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紫霄亭
- 杭有洞霄宮,神仙其窟宅。 -- 出自宋·馬元演·游洞霄紀實
- 吾聞洞霄山水妙天下,繚白縈青勝圖寫。 -- 出自宋·聶兼善·游洞霄
- 丹碧浮霄漢,斑剝亦蒼莽。 -- 出自宋·彭舉·崇恩寺
- 熒煌逼霄漢,疑是繼張騫。 -- 出自宋·秦元似·大澤山
- 坐想玉霄風(fēng)月夕,超然清對一詩翁。 -- 出自宋·桑世昌·夜對巾山塔燈呈史君李孟達寺簿
- 巢穴通霄眼,塵勞無住主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題寄巢
- 才過凌霄峰,渾家成不睦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東山源和尚贊
- 笑把凌霄峰信腳踏翻,直得新昌石佛額汗出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芝巖禪師贊
- 獨步青霄,徒夸好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偈十三首
- 目望九霄云,誰顧三伏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高入煙霄,低飛柳岸。 -- 出自宋·釋警玄·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