霄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霄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到倚高樓花滿眼,白波翻海接霄明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游西溪秋雪庵看蘆花用倦知庸庵閑止唱酬韻
- 靈和殿上乘飏,一點秋星印碧霄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屋一百間臺十丈,岧峣突兀九霄上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銅雀臺辭
- 乃翁手植豈無意,貞固已作層霄期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雙檜堂為魯圣可行可賦
- 玉溪氣象自瀟灑,新磨古鏡當霄橫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李大夫管勾太平宮居袁州
- 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,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。 -- 出自清·魏源·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
- 空有蘿山石室書,夜夜虹光射霄漢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題南屏對雪圖
- 支徑縈紆路似窮,疑非瓊館洞霄宮。 -- 出自宋·陳垵留·大滌洞天留題
- 西鄰隱霧有約鼨,欲化龍虎九霄翀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
- 一別清涼十二秋,仙翁已作九霄游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往桐城會傅侍郎葬次蘇教思恭韻
- 湍急宛乘銀騎出,身輕直向碧霄凌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別
- 此邦昔日龍頭客,前后相輝九霄翮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鄭府判秋闈行
- 萬里扶搖整飛翮,自是凌云九霄客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鄭府判韻
- 吟鞭轉入西江路,寶月欲圓碧霄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甲子雨
- 我來酌飲冷徹骨,飄飄此身在霄漢。 -- 出自宋·高頤·定泉井
- 輕便卻羨無根蓬,隨風直上青霄里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
- 門前賣報走如水,家家頂祝神霄仙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御筆免房錢一旬
- 煙雨乍隨孤棹去,鴛鴻重入九霄飛。 -- 出自宋·林渭夫·送交代秘丞歸闕
- 金闕寥陽護九重,洞云呼吸九霄通。 -- 出自宋·留筠·沖虛觀
- 云海三山路忽通,形神俱妙玉霄東。 -- 出自宋·盧正中·游洞霄宮
- 個是尋常行履處,須知更有通霄路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彷佛宸封老樹王,亭亭撐出凌霄上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圓照和尚頂相奚翁請贊
- 伏櫪驥思沙漠外,脫韝鷹去碧霄邊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送趙司令之金陵
- 鯤化鵬飛羽翼齊,摶扶一舉青霄上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歸去廬山定相問,為公關掃紫霄知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蘭亭一首
- 歷遍江湖幾萬重,豈期方到洞霄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學可·洞霄宮
- 白玉樓成金闕峻,步虛章就紫霄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器周秀實
- 吳郡名山第一山,翠微心在碧霄間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穹窿山
- 宛委山前艤畫船,攀蘿漸入太霄邊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訪禹穴至陽明洞
- 亭臺隱映樹石罅,樓觀突兀煙霄間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游石窗
- 袖中豈無諫獵書,幾回北望云霄客。 -- 出自明·戴冠·送彭仁卿
- 弱流拍山險難渡,飛瓊別掃叢霄路。 -- 出自明·陸德蘊·鳳臺曲
- 五營萬騎羅九旒,掃除閣道云霄游。 -- 出自明·馬汝驥·邵園行
- 玉佩冷搖滄海月,霓裳晴帶絳霄云。 -- 出自明·明肅靖王·步虛詞(二首)
- 神光兔脫飛雪霜,寶氣龍騰貫霄漢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玄潭古劍歌
- 宮漏漫從三殿報,爐煙別向九霄多。 -- 出自明·田汝鳷·秋興(四首)
- 聞道茅家開夕宴,上元親授太霄書。 -- 出自明·屠瑤瑟·游仙曲(三首)
- 塞上猶傳八駿名,帝丘今望赤霄平。 -- 出自明·王維楨·康陵陪祀
- 江翻海倒地無軸,六鰲飛上層霄顛。 -- 出自明·吳世忠·夏霖行
- 昔日殷勤筑夜臺,于今直是沖霄路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古壽宮歌
- 雨露初承黃紙詔,煙霞欲別紫霄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元十八從事南海,欲出廬山臨別舊居,有戀泉
- 來聽歸宗早晚鐘,疲勞懶上紫霄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歸宗寺
- 來聽歸宗早晚鐘,疲勞懶上紫霄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其四歸宗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