霄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霄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雄詞鼓溟海,曠達(dá)豁煙霄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陸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對月寄梁四敬之兼
- 最愴號弓處,龍髯上紫霄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詞三首
- 之子共乘軺,清秋拜上霄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馮監(jiān)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見示
- 遙羨枚皋扈仙蹕,偏承霄漢渥恩濃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和李員外扈駕幸溫泉宮
- 惆悵煙波末,佳期在碧霄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早發(fā)東陽
- 徇祿近滄海,乘流看碧霄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昆山孫少府
- 猶有幽人興,相逢到碧霄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白鷺詠
- 殷勤問春雁,何處是煙霄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江南作
- 魄光沉碧海,志業(yè)隕青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廣支蘇才翁挽詞三首
- 且詠詩章自開解,仕從霄漢落泥涂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登秦嶺
- 歲暮山城放逐臣,老從霄漢委泥塵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歲暮感懷
- 孤宦由來宜晚達(dá),祝君霄漢路歧長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仲咸詩六首之三和自詠
- 水豹橫吹浪,花鷹迥拂霄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從兄使新羅
- 靈芝產(chǎn)遐方,威鳳家重霄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嚴(yán)公釣臺作
- 月過河橋低映榭,露從霄極暗供盤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早秋二首
- 但警塵垢容,俯仰近赤霄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上方
- 故巢迷碧水,舊侶越丹霄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鸂鶒
- 官滿定知歸未得,九重霄漢有丹梯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上元王明府赴任
- 誰道重遷是舊班,自將霄漢比鄉(xiāng)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酬裴舍人見寄
- 道林隱形勝,向背臨層霄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題鶴林寺
- 還應(yīng)毫末長,始見拂丹霄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興善寺貝多樹
- 有聲懸翠壁,無勢下丹霄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青鳥泉
- 詎能知遠(yuǎn)近,徒見蕩煙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登石城戍望海寄諸暨嚴(yán)少府
- 錦瑟繁弦,鳳簫清響,九霄歌吹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水龍吟·雨馀疊巘浮空
- 共喜治中持福筆,春當(dāng)霄漢布寬條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(dǎo)引
- 山神助我奇觀,喚起碧霄龍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(diào)歌頭·青嶂度云氣
- 壽色凝丹檻,歡聲徹九霄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元日觀百僚朝會
- 極望鋪千頃,平觀徹九霄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詩四十韻以貽坐客昔歐陽
- 尚低沾雨露,更長拂云霄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蘇學(xué)十題·新杉
- 鶴棲知得地,柏悅見干霄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松
- 牛山縱尋斧,何時解干霄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再和陶韻
- 鸛巢多碧樹,人語半丹霄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望海亭
- 山晴斂將夕,宇凈豁層霄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用陶己酉歲九月九日韻
- 非禽胡能飛,羽翰上青霄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知縣兄夏夜古調(diào)
- 老子可林壑,諸公自煙霄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方蒙仲高人亭
- 鷦鷯一枝足,不知有層霄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有以晦庵真跡見寄者乃寒棲精舍詩也因次其韻
- 落紙為歌詩,絳云卷青霄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古詩贈新城王貽上
- 無俗論,愿將來,同上丹霄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丹陽神光燦
- 冥心祈有合,悵望空云霄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秋興(三首)
- 幾曾期七日,無復(fù)降重霄。 -- 出自唐·鄭畋·題緱山王子晉廟
- 層城起麗譙,憑覽出重霄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登瀛州南城樓寄遠(yuǎn)
- 笑他九萬里,辛苦上云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尉侄寄百雀圖
- 宿有驂鸞約,飄然遡碧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王子晉
- 蛟龍深窟宅,松竹半云霄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龍溪新亭
- 陰風(fēng)吹繁云,黯黯蒙泰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遣興三首
- 乃知云變雨,不必到層霄。 -- 出自清·趙翼·山行雜詩
- 永和有兄弟,咫尺如煙霄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陶淵明己酉重九詩一首某以此年此日舟次吉水
- 青山隔遠(yuǎn)路,明月空長霄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重寄虬上人
- 所思不可見,行雁在青霄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晚泊石頭驛有寄
- 歸心不可到,松路在青霄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界石守風(fēng),望天竺、靈隱二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