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9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春晚余芳尚可尋,晴雷沙岸走車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王敏仲池上
- 春蘚任封降虎石,夜雷從傍養龍池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送乞雨禪師臨遇南游
- 志康天地屯,適與云雷遇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五君詠五首·郭代公元振
- 明年萬夭矯,穿地聽雷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種竹
- 公如天下雨,焦卷聽雷音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盛暑謁劉公達
- 四面江聲,腳底隱晴雷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江神子/江城子
- 朅來靈山下,空腸尚雷吼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食田螺
- 金行鐘粹白,冬獻莫雷同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狼
- 暖日催花落夕曛,輕雷一夜變重云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景仁雨中同游南園
- 石橋龍行甲臺山,吼雷噴雪透玉關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天臺石橋
- 怒雪驚濤,沖堤拍岸,雷輥云*逐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俗念 述懷
- 膠革全崩傀儡場,岐雷醫命竟無方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觀我四首 死
- 百戰江湖一笛橫,風雷俠烈死生輕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涼州積翠樓題詞 余魚同
- 新收汗馬心,蚤作蟄雷計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公安宰黃叔萬魯齋
- 鼓棹激風濤,揚舲逐雷電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練瀆
- 馳波如電騰,激石似雷落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
- 蛾以燈為光,蚊眾成雷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演雅二十韻
- 石梁臥劍戟,布水驅雷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初至天臺
- 俗論哄蛙黽,市聲殷雷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松風亭四首
- 蛟龍夜相宅,奮迅生雷風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游靈川縣水洞
- 崩騰百川倒,豪怒一雷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大雨
- 友悌人知天亦知,風雷會變籜龍兒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安福朱景源景云所居二首
- 應當歲時旱,噓吸云雷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北苑十詠·龍塘
- 沙頭萬目注江水,晴雷乾雹來無窮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十九日
- 山無陵,江水為竭,冬雷震震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與君絕! -- 出自漢·漢無名·上邪
- 流黃山火著,碇石索雷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歸日本
- 隆隆如谷響,合合似雷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壽春進祝圣七首·山呼萬歲
- 飛湍鳴金石,激溜鼓雷風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寄趙七侍御
- 開拆秋天光,崩騰夏雷吼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仙游寺(有龍潭穴、弄玉祠)
- 洞門黑無底,日夜唯雷風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秦越人洞中詠
- 入池驚練盡,觸石聽雷分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瀑布
- 漁人網得之,澄淵起雷雹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萊孫求墨并以詩與之
- 雕輪丹轂,雜沓展輕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滿庭芳·天駟呈祥
- 山下溪邊阿母家,春雷初過茗生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
- 源源自何來,萬古風雷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龍舍天祚宮玉虹亭
- 安危繄禮貌,進退肯雷同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李丞相生朝
- 強家郎,百拜百舞稱雷尊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強氏母
- 鐵心道人吹鐵笛,大雷怒裂龍門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謝呂敬夫紅牙管歌
- 朝夕卷寒潮,隱隱聞雷風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無諸釣龍臺懷古(三首)
- 芙蓉仙掌驚高秋,雄雷掣碎銅蛟髓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郊居生銅仙辭漢歌
- 小雨送花青見萼,輕雷催筍碧抽尖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江村寒食
- 白藕花前舊影堂,劉雷風骨畫龍章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東林十八賢真堂
- 燭燭萬里壓天塹,飏雷電光空閃閃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夏云曲
- 句芒布春令,屏翳收雷霆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代書寄上裴六冀、劉二潁
- 不用裁詩苦惆悵,風雷看起臥龍身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寄座主尚書
- 高名動牛斗,直氣破雷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挽吳宜徽
- 一飲睡魔竄,空腸作雷吼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公立煎茶之絕品以待諸友退皆作詩因附眾篇之
- 語氣清不休,旱天冽雷雹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走筆成一篇答徐君先輩見寄
- 我耕兮我田,雨浪兮雷填填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田間辭三首
- 惜欠王家千杖鼓,輥雷聲里看花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早春十絕呈石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