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9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奔渾馳暴雨,驟鼓轟雷霆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書異
- 向樓疑吹擊,震谷似雷驚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鼓
- 五神趨雪至,雙轂似雷奔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車
- 如旗如布如狂蛟,非雷非電非笙匏。 -- 出自清·袁枚·到石梁觀瀑布
- 俗人豈解事,鼻息春雷鳴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廡取涼
- 涸魚思雨潤,僵燕望雷蘇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趨翰苑遭誣構(gòu)四十六韻
- 角吹邊月沒,鼓絕爆雷殘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長武朱尚書
- 有時玩者觸,倏忽風(fēng)雷顛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以毛公泉一瓶獻(xiàn)上諫議因寄
- 文思昭日月,神武用雷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神宗皇帝挽詞三首
- 號櫓下滄江,避風(fēng)大雷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大雷口阻風(fēng)
- 長堤夜射千丈潭,疾雷不及先掩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七兄青陽驛西阻水見寄
- 微涼忽透隙,如帶驚雷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和李文伯暑時五首之葛幮
- 馬駒蹋殺天下人,驚雷破浪非凡鱗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見翰林蘇公馬祖龐翁贊戲書
- 輕帆過百步,船底驚雷翻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
- 荷葉初乾稻穗香,驚雷急雨送微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登望海樓五絕
- 百壺山泉溢,千兩春雷動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韓康公歸許州
- 麥乾春澤匝,禾槁夏雷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夏至後得雨
- 忽看銀漢落,仍聽夏雷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放閘二首
- 前山好云氣,早已動雷霆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蘄州厲使君七夕祈雨
- 時無臘雪下,夜有瑞雷鳴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一冬無雨雪而有雷
- 浮云低月峽,戍鼓殷雷門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次申屠子迪韻 其三
- 嗟江之濱地多雨,冬雷不收開蟄戶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多雨
- 溫雖比圭璧,直不避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仁將歸潁昌輒為詩二十韻紀(jì)贈
- 烈火燒林虎豹慄,疾雷裂地龍蛇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圣俞詠昌言五物·懷素書
- 高談常夜分,哀歌忽雷潰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懷帥惟審郎中戴公司成
- 又恐似、龍?zhí)洞贯烇L(fēng)雷怒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正月二十七日,予與希顏陪馮內(nèi)翰丈
- 身雖留震澤,心已過雷塘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霧雨十年同隱遁,風(fēng)雷何日振沈潛? -- 出自唐·韋莊·冬日長安感志寄獻(xiàn)虢州崔郎中二十韻
- 寶罏烹日月,鐵尺鞭雷霆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三山天慶觀三首
- 神授嚥日書,帝錫驅(qū)雷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欲雨只消呼瀣沆,要雷畧目召豐隆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拙庵
- 誰道乖龍不得雨,春雷入地馬鞭狂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竹十一首
- 提兵夾擊,聲喧天壞,雷風(fēng)借助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龍吟·漢家炎運(yùn)中微
- 山腰生雨露,屋角走雷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毛竹山
- 我初見韓子,蜿蜒噴雷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沖卿示和韓持國詩一卷輒以為謝
- 雷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夏侯繹張?zhí)泼裼问駥竺魉?/a>
- 洞噓蛟鼉腥,廟畫風(fēng)雷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浮來山
- 豈無鳥獸群,當(dāng)假風(fēng)雷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曇穎師四明十題·獅子巖
- 去年同渡江,江上風(fēng)雷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河內(nèi)令孫偕兼懷太守晁子長
- 勢能為霖雨,力可興雷雹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八絕詩白龍泉
- 無乃豐隆鬼,恣意撾雷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雷
- 問學(xué)要根柢,文章忌雷同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十月旦讀子美北風(fēng)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
- 欲擊月下門,正想鼻雷響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無錫諸蔣
- 張侯便然腹如鼓,饑雷收聲酒如雨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贈張文潛
- 飛到五山山絕頂,風(fēng)雷變化雨河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似僧耕野云
- 豐棱霜雪嚴(yán),號令風(fēng)雷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題僧維楠詩卷
- 斡旋洪造,整頓乾坤,雷轟電掣成章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春從天上來 天壽節(jié)
- 霖雨蒼生新建國,云雷青史舊同舟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?guī)r呈毛主席
- 木號驚浪涌,谷震疾雷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(yùn)判唐通直
- 此豈不足用,麾之若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胡考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