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6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玉帝愁聞早,雷公怒見須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九月三日喜雨,蓋不雨四十日矣
- 遠謫誰知望雷雨,明年春水共還鄉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吳十九往沅陵
- 澒聲少得似雷吼,纏弦不敢彈羊皮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琵琶歌
- 龍虎儼隊仗,雷霆轟鼓鼙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青云驛
- 毒龍蛻骨轟雷鼓,野象埋牙劚石磯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嶺南崔侍御
- 顛風暴雨電雷狂,晴被陰暗,月奪日光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人道短
- 此中有神物,雷雨周八弦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十
- 笑歌聲里輕雷動,一夜連枷響到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四時田園雜興
- 打頭風急鼻雷鼾,醉夢閑心鐵石頑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鎮下放船過東山二首
- 日月青旗色,雷霆玉輅塵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郊祀慶成
- 江搖九頂風雷過,云抹三峨日夜浮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凌云九頂
- 星辰歸正位,雷雨發殘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至德三年春正月,時謬蒙差攝海鹽令,聞王師
- 天孫顧七襄,雷電下河漢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周山甫錦繡段
- 已應蛻骨風雷后,豈效銜珠草莽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靈蛇見少林寺
- 醉和金甲舞,雷鼓動山川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塞下曲四首
- 悠哉宿山口,雷雨夜沈沈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過終南柳處士
- 莫道無心畏雷電,海龍王處也橫行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詠蟹
- 毒龍帖耳收雷霆,逆鱗可摩若家狗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山羅漢贊十六首
- 風霾天作惡,雷亦怒闐闐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圣柬將寓于衛行乞食于齊有可憐之色再次韻感
- 黃石與兵書,雷震鎖胸次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答劉中叟殿院
- 肥如瓠壺鼻雷吼,幸君飲此勿飲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以小團龍及半挺贈無咎并詩用前韻為戲
- 幽憂如蟄蟲,雷雨驚奮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
- 居然受噴潑,雷轉諸壑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韓許州石淙莊
- 蛟龍冬不蟄,雷電夜驚人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戊戌冬
- 蒼髯鐵甲風雷動,浮云散盡青天空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金禹瑞畫松圖
- 顛風裂石轟雷下,駭浪澎舟卷雪來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晚泊小孤山作
- 昨夜前溪驟雷雨,晚晴閑步數峰吟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山中
- 霧裹山疑失,雷鳴雨未休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江晴
- 金散黃花泛,雷驚疊鼓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河陽王宣徽九日平嵩閣宴集
- 旴贛江連峽,雷瓊海隔天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初發瑤湖次宿廣溪(別吳十一舅隆八弟)
- 阿儀丑筆學雷家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眼兒媚·阿儀丑筆學雷家
- 湍溪已作風雷惡,更在云山氣象中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臺山雜吟
- 誰能裂蒼崖,雷風看掀舉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劉曲龍潭
- 鐘石和睿思,雷雨被深仁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制
- 江村入夏多雷雨,曉作狂霖晚又晴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暴雨
- 前山隱隱起雷聲,細雨絲絲濯旱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示周道士
- 袖藏一卷玉雷書,進前再拜重稽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青華吟
- 深恐后夜或雷雨,化作龍飛禹門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畫魚者
- 忽驚龍騰霄,雷電劈太華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夜聽冷協律彈琴分韻得夜字
- 歡聲激烈似雷霆,猛氣炰烋震貔虎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杜安道
- 雷藏蟄蟲伏,雷動蟄蟲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江城夜來雨,雷音亦何砰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白云深處擁雷峰,幾樹寒梅帶雪紅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住西湖白云禪院
- 電影江前落,雷聲峽外長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內題賦得巫山雨(一作沈佺期詩。題云巫山高
- 禹穴奇編缺,雷平異境殘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見題郊居十首,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
- 雨氣朝忙蟻,雷聲夜聚蚊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平望驛
- 金根轂轉如雷動,羽衛擁貌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春融日暖
- 風驅暴雨來,雷聲出云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懷
- 燕曾知社後,雷未發聲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喜雨
- 夜色遍容蔽,雷音亦感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