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4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夜雨萬雷集,漲水三尺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雨后
- 野性羞雷同,自為梁父吟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先云洲訪予於萬玉歸而寄詩因用其韻
- 破蟄之雷,指南之龜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贊癡絕和尚
- 轟雷吼雷警昏蒙,雨歇風清似脫空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行住坐臥三十二頌
- 有信風雷還破蟄,無言桃李自成蹊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有信風雷催出蟄,無言桃李自成蹊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五逆聞雷慊慊然,尋常爭敢與會宣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腥風怒雷,烏飛兔走,驚得慈明幾制肘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泉大道浴湫圖贊
- 五逆聞雷,曾能顏回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獄卒聲雷震,兩眼如電光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誡酒肉慈慧法門
- 顧借大雷斧,磔此害物徒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放言
- 一鼓輕雷驚蟄后,細篩微雨落梅天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有懷正仲還雁峰詩
- 覆壓風雷窟,枝撐宇宙穿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詠石得天字
- 拗怒風雷龍虎氣,盤摺造化乾坤力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西湖酒家壁盡枯木
- 老龍倦雷霆,奔山化為石。 -- 出自宋·宋習之·龍鼻水泉
- 光浪砰雷蛇飲溪,陰崖天暗虎丘泥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竹枝歌
- 澗底輕雷噴玉泉,石橋僧度是何年。 -- 出自宋·太史章·石橋
- 人聲辰雷遠,火樹華星稠。 -- 出自宋·田況·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·上元燈夕
- 勢侔疾雷驅猛雨,思涌世浪輪長何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江如松用胡敬存韻寵以佳章未及答而先人下世
- 術乃轟雷電,時方切榮雩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次頌符術致雨之韻
- 若許宗雷重結社,愿持香火學空王。 -- 出自宋·王承衎·贈英公大師
- 平地有雷鳴不斷,半天無雨勢如傾。 -- 出自宋·王信·飛瀑
- 吾意召雷霆,已下六丁敕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次韻酬尹少稷
- 天喚風雷落詔黃,身披云錦護天章。 -- 出自宋·王子俊·代吉席宴都運煥章校書知府親家致語
- 坐聽風雷起空谷,俄看四面野云生。 -- 出自宋·席羲叟·次令衿游玉壺高詠十絕·風雷大作
- 忽地驚雷過溪面,連天吹雪下山頭。 -- 出自宋·徐慥·瀫波亭
- 寂中洊雷震,悟處獅子吼。 -- 出自宋·徐自明·華蓋仙山院
- 地底周雷聲,驕鳥絕心想。 -- 出自宋·許必勝·苦雨
- 地勝風雷吼,人疑涌海潮。 -- 出自宋·許尚·華亭百詠·東庵異跡
- 呼吸風雷作云雨,爰與人間茂禾黍。 -- 出自宋·楊幼輿·龍潭禱雨紀事
- 擘石斗雷霆,蛟乎爾□怒。 -- 出自宋·怡然·翠蛟亭
- 萬壑風雷喧地軸,九秋云露瀉天潢。 -- 出自明·張簡·破山澗上聽水
- 赤鯉聞雷爭變化,爾能燒尾躍云不? -- 出自明·張維·蛙
- 三井云雷起,一壇鸞鶴過。 -- 出自宋·張無夢·桐柏崇道觀
- 雨送冬雷了,如篵墮曉晴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正月二日雪
- 雨過勿雷吼,老龍鼾正熟。 -- 出自宋·鄭國輔·云根石
- 又若驚雷霆,但覺目眩轉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太守答詩萊州
- 且蓄春雷歸地底,放令晴雪滿山中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后過書塢夜坐
- 不起奔雷浪,微生濯月漪。 -- 出自宋·莊珙·鑒軒
- 峽束千雷怒擊撞,危峰屹立壓驚瀧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次小孤山
- 后夜風雷頭角露,看他行雨過天池。 -- 出自明·冰蘗禪師·題東坡化龍竹
- 似聞轟雷車,不及掩其耳。 -- 出自明·鄧韨·雷殿畫壁
- 古洞殷雷還吐霧,閑云擁日故回潮。 -- 出自明·劉侃·階州甘泉館
- 白日驚雷破,炎天積雪懸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乙巳閏十月十五日聞永新破諸兇就戮無遺喜賦
- 龍壑春雷斗,鮫宮晝日臨。 -- 出自明·馬汝驥·兔園山
- 又如春雷動,初驚蟄龍蛇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冬夜觀樹影
- 歡聲如雷隘皞阇,鶉衣鶴發歌里閭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周玄初祈晴詩
- 只疑夜雷風,竄入天飛族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嶺下枯木
- 青簡風雷行秘箓,紫綃云霧出仙衣。 -- 出自明·王汝章·寄席心齋
- 峽聲如雷日酣戰,斗落千尺飛鳴濤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大洪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