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3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六丁雷電未可量,會見難起初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米元章臨右軍四帖贊
- 朝犯雷霆暮即行,灶間老婢莫猜驚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讀王伯大都承奏疏
- 半嶺雷奔空石墮,滿山花發曉霞明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棲霞嶺
- 隱隱雷聲語暮天,欺風偷到玉堂前。 -- 出自宋·趙福元·蚊
- 梭化雷陂去,槎乘星渚來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自和
- 一聲雷鼓,半空雪浪,雙龍驚起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水龍吟·碧潭新漲浮花
- 遠聞雷轟應答,近亦洶洶殊聒耳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觀入試者
- 瀑勢雷虛壑,松聲浪半空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景泰寺
- 風怒雷鼓吼,云破天一鏡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張守送酒次敬字韻作詩謝之游北山
- 電挾雷聲迅,風將雨腳多。 -- 出自宋·張紹文·即事
- 腳踏雷轟石,眼生陽艷花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凌霄塔
- 運風雷,祈雨雪。 -- 出自宋·莫起炎·滿江紅·法在先天
- 高飚雷電激,盡日霰雪零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書會溪郴陽瀑布圖后三首
- 床頭雷吼匣,屋角虹貫天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寶劍化
- 靈隨雷雨爭抽瑞,尖吐槍旗趲摘鮮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茶花
- 當時雷就家曾棄,前代皇妃跡已銷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雷峰
- 別有雷峰峰下圃,一泓埋沒在蓬蒿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真珠泉
- 雨外雷聲隨地起,江頭虹氣接天長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送張子秀入京
- 樹頭雷雨遺神火,巖腹莓苔帶海涎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龍泓洞
- 晉朝雷煥地,君去是清游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送馮茂叔分教豈城
- 默地雷微震,沖開玉戶,天心朗徹,放下簾幃。 -- 出自宋·崔中·沁園春·自己陽生
- 云蒸雷動。 -- 出自宋·李煥·喜遷鶯·云蒸雷動
- 千里雷尚聞,巒回樹蔥蒨.奔波恭賤役,探討愧前彥。 -- 出自唐·丘丹·奉使過石門觀瀑
- 饑腸雷欲吼,一飽亦何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蔬食
- 忽聞雷虺虺,翻見雪霏霏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久雨而雪
- 況值雷雨晴,郊原轉岑寂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山居雨霽即事
- 不知雷氏劍,何處更沖天。 -- 出自唐·盧駢·題青龍精舍
- 生怕雷霆號澗底,長聞風雨在床頭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勖劍
- 車如雷兮馬如龍,鬼神辟易不敢害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富貴曲
- 時聞雷雨驚樵客,長有龍蛇護洞門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羅浮山道者二首
- 石像雷霆啟,江沙鼎鼐期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和王舍人崔補闕題天王寺
- 風驅雷電臨河震,鶴引神仙出月游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華山
- 對面雷瞋樹,當街雨趁人。 -- 出自唐·劉昭禹·句
- 暫收雷電九峰下,且飲溪潭一水間。 -- 出自·應物·龍潭
- 枵腹雷鳴出險詩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南鄉子 和明初鶴饑韻四首
- 忽驚雷雨送飛龍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北山煙雨
- 章、皆雷老人賓館,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*晴,柳風吹暖,春在綠陰深處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法曲獻仙音 寄壽云西老人,時吳與張石隱、
- 電掣雷轟,陰陽交會,致作廉纖雨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大江東去·初功混沌
- 地下雷轟,山頭水降,滿地紅塵雪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百字令 指中庵性命次序
- 三洲雷雨均,既耕必有獲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耕樂軒
- 一枕雷聲齁鼻息,想應夢不到妖娥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早春楮衾
- 一朝雷雨濯亨衢,坐見諸公執中軸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答顧郎中華玉
- 半天雷電金牌冷,一族風波夜壑紅。 -- 出自明·張岱·岳王墳
- 去輜雷遠陌,歸袂藻平川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庚午春觀新進士錫宴瓊林苑因書所見
- 忽驚雷出地,未省雪經冬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和伯恭殿丞游西蓉山寺
- 預憂雷電驚,先喜虹蜺斷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夏日江行
- 陽崖雷自奔,陰壑雪猶積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游山五題·游大峒山
- 六合雷聲,中國有君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宋頌九首·六合雷聲
- 合宮雷雨下江城,重把賢書舊貢升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五弟生日
- 不然雷電將天上,或者浮沉自水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二日至襄陽詩卷為偷兒持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