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3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蒼峽雷霆龍意氣,碧崖煙雨豹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眉州借景亭
- 張公雷江人,雞群鶴昂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因納上人寄題望江張氏春暉亭詩
- 風行雷動,無前偉績,伊誰揚厲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龍吟·漢家經略中原
- 白日雷霆夾城道,樂游園里春正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麗人行
- 明朝雷澤底,新有落星磯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臨海曲十首
- 於乎,雷樂工,既解此,何不筑中置一匕?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雷海青
- 寶刀雷煥蒼精杰,天馬郭家獅子花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和楊參政完者題省府壁韻(二首。丙申歲)
- 萬乘雷霆動,千岸滅流光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功德寺
- 所以雷公方,制藥用酒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季迪病目醫令止酒因作此勸之
- 朝來雷雨過,白日下飛龍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青玉峽
- 對面雷嗔樹,當街雨趁人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夏日對雨
- 舊說雷居士,曾聞遠大師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假山
- 江村雷雨發,竹屋夢魂驚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春居寄友生
- 臘月雷州雨,秋風桂嶺花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送人流雷州
- 醉夢雷霆息,棋聲日月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書隱者壁
- 矯翰雷門鶴,飛來葉縣鳧。 -- 出自唐·陸敬·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都字
- 我聞雷雨施,天澤罔不該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懷哉行
- 誰知雷池景,乃與日觀同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晨鐘動雷池望日
- 風漰雷磕,奄其覆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李煜不朝伐之煜降江南平為震雷薄矣·震雷薄
- 風怒雷再鼓,云破天一鏡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游北山
- 晨昏雷聲中,我懷何時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又九月十四日登秋風閣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
- 獨恨雷五雖潔清,珠璣綺索終坐貧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或問茉莉素馨孰優予日素馨與茉莉香比肩但素
- 老向雷州著綠衫,蜀芳剪棄吳舡覆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閬州新井縣豐山鎮慈光院殿柱有咸平三年寇萊
- 好振雷威養霖雨,要須奏賦未央宮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再韻明復和來
- 夜半雷繞山,雨出山之巔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龍鶴禱雨
- 一聲雷送曉來雨,百和香凝欄里花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春晚五首
- 聞道雷池尚殘雪,且攜茗碗罷壺醪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奇父叔夏雪五首
- 忽聽雷聲起淵默,坐使萬竅皆呼號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又和早飲
- 暝山雷虺虺,陰壑雨霏霏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雪中寄黎才翁
- 饑腸雷轉寒侵膚,中夜窮鬼常揶揄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喜晴
- 何時雷斧手,拓此壺中天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三游洞
- 會須雷電散,已覺逼人寒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紫巖雜詠·飛瀑
- 安得雷雨鞭蟄龍,拊髀浩氣亦欲東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游秦園分單獨是東字
- 安得雷風一夜拔千尺,與汝同看龍蛇舞月時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滿公臨老種松志可尚也梅山老人為說小偈
- 饑腸雷吼呵吟筆,睥睨詩壇未堅降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殘臘喜雪
- 聚蚊雷隱隱,夢蝶晝翩翩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宿寶寧寺
- 電影雷聲催急雨,十分涼。 -- 出自宋·樓鍔·浣溪沙·夏半陽烏景最長
- 秋分雷自合收聲,白露明朝忽震霆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八月四日晚霹靂碎大柳木
- 夜來雷鼓驚龍起,溪聲已覺亂人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約諸公再游龍湫
- 忽驚雷送雨,漸喜水平池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即事
- 風飛雷厲,威行逆虜膽生寒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水調歌頭·擁節出閩嶠
- 既使雷先戒,還資風助狂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驟雨
- 腹空雷有擊,根古土無培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分界舖愛直驛張安國因杉制名而驛之前有老梅
- 電抉雷掀驚偉特,韻成鈞奏快鏗鏘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送文子赴闕
- 手挾雷公驅電母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蝶戀花·早歲騰身隮輦路
- 若知雷霆起處起,便知音是人心生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贈造琴道士劉發云劉亦解致雷
- 從來雷雪不兩立,有如皋禹於驩苗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先立春一日電雪交作程叔運賦詩次韻
- 掩關雷雹驚春夢,憂國丹心只自憐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再和顛字韻時方議開邊
- 鼓之雷兮噓之風,沛萬里兮流莫止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述九頌·入輔
- 六丁雷電不可求,倏忽一瞬三千秋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徽宗皇帝臨右軍蘭亭序御書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