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3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風起雷塘陵上塵,雨荒苔院兩株春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陪關彥遠曾彥和集龍興寺詠隋時雙鴨腳次關韻
- 須防雷雨際,恐復化為龍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詠慈溪普濟寺古松
- 不肯雷同自一家,青裾獨立水之涯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綠萼梅
- 震為雷,兄長之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·左車二章
- 定尋雷令劍,應識越王笄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醉贈劉十二
- 露蕭雷解疏恩美,萬和歡聲速置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聞圜丘禮成肆眚
- 夜雨雷電歇,春江蛟蜃腥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江行至沙浦
- 曾向雷塘寄掩扉,荀家燈火有余輝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盧緘歸揚州
- 眾耳雷霆震,群觀日月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聱隅先生
- 指上雷霆訣,庵前虎豹蹤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沈洞主
- 震位雷聲發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閑居對雨詩
- 初令雷霆端有信,舊余霰雪敢無垠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一聲雷鼓兵風威,頃刻沖濤沒釣磯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觀白鷺洲風濤
- 匣中雷吼一長劍,溪上月明多少舟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對雪效樂天
- 常恐雷雨至,飛起蒼崖顛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孫廷平坦嵩山十首·垂崖鞭
- 惟震雷巽風,二者相擊搏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病中口占
- 何言雷電不為雨,須信梧桐自有風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曾文清公復熱句
- 昨夜雷驅三尺水,更愁橋斷一通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獨立
- 緩灑雷霆細,微沾瓦礫新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座主相公雨中作
- 一聲雷動震山川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 龍陽觀冬至作
- 鬼工雷斧琢削古,天光電影生新容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灘哥石硯歌(有序)
- 震法雷,擊法鼓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一夜雷轟雨滂霈,諸天亦為尀耐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八風雷動繞炎洲,巨海波浪四畔流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城頭雷動角聲哀,似共行人怨落梅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蘄州早起
- 白晝雷驅風入城,艷陽天氣太陰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和陸倅聞雨之韻
- 舊說雷陽道,今過電白西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從軍詩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陽
- 勇甚雷霆,天地動色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吏部侍郎李公
- 赫赫雷電暫出車,陶陶韶濩詠歸馬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陰山女歌
- 午供雷腹實,曉帶月痕耕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題李氏云莊
- 聚群雷乍喊,乘暗月初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南塘十首
- 君壯雷驚蟄,吾衰月闕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陳珽主簿
- 只愁雷爆丹灶,不煩月照星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丙寅記顏六言二首
- 曾向雷塘寄掩扉,荀家燈火有馀輝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盧緘歸揚州
- 天敕雷公恣搜索,龍藏何所忽爾獲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許中正捕龍雷
- 歡聲雷動岳鎮呼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合宮歌
- 破柱雷電合,危檐溜紳垂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田家建除體
- 能觀雷復地,始信坎生離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湯泉
- 臥聞雷雨歸巖早,坐見星辰去地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書法華寺上方禪(一作禪師,一作僧壁)
- 師與雷居士,尋山道入閩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緣有禪師與雷處士入武夷山
- 蟬喘雷干冰井融,些子清風有何益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苦熱寄赤松道者
- 樹古雷痕剝,碑荒篆畫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先主廟作
- 喧江雷鼓鱗甲動,三十六龍銜浪飛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競渡時在湖外偶為成章
- 深鎖雷門宴上才,旋看歌舞旋傳杯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陪浙西王侍郎夜宴
- 隱轔雷車轉,霏微雨足飄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已亥年郡中夏旱徧禱群望喜有甘澤之應
- 隱轔雷車轉,霏微雨足垂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中春喜雨
- 雪濺雷翻,潮頭過后,帆影欹前浦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永遇樂·蘋芷芳州
- 山中雷雨誰宜主,水底蛟龍睡不知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題木居士
- 雙佩雷文拂手香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浣溪沙
- 幾時雷雨,轟磕平地起龍蛇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水調歌頭·男兒四方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