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14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漢皇曾上單于臺,壯心磊落侔風雷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圣主平戎歌
- 須臾海門風雨來,江水震蕩如奔雷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老夫(五首)
- 一丘安穩且徘徊,掩耳誰知蟻穴雷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秋日臥疴西音以詩枉訊次答
- 萬蹄未暮先追日,疊鼓非春已作雷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從獵晚歸馬上默成奉呈承旨端明王學士
- 層云氣潤猶蒸礎,殘電光微不應雷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暑雨初霽
- 膚清似玉休移石,骨瘦成龍不待雷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和錢學士見謝新栽竹
- 將軍手持十萬騎,陣前號令如疾雷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范曙赴天雄太尉辟命
- 大江千里從西來,憑陵三峽喧如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有感
- 析木津頭排列宿,鰲山腳下走輕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元夕劉知錄招飲
- 禁中頗牧知在即,號令前日頒風雷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
- 英雄割據亦兒戲,安用匕箸驚蚊雷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
- 那知天目山頂露,兒啼下視云間雷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
- 新炊頓頓匙抄玉,熟睡家家壁撼雷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又和
- 道迎和氣收蠻瘴,彈壓余陰蟄楚雷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長沙臘月雷是日約宴趙帥俊臣聞雷乃罷越三日
- 平明出游薄暮回,惟恐云氣興風雷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放歌招孫祖訓俞國寶飲
- 病余百拙慵開口,愿聽晴空起怒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曾幼度許過訪兩詩問訊
- 游蜂冶蝶撥不開,粉趐云動鳴輕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種菊
- 詩章活法從公了,要使諸方聽若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呈曾仲躬侍郎
- 泓泉湛碧透坤軸,合有龍臥專風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宿龍井廣福寺分韻得來字
- 困嘗苦茗不論杯,天氣才晴又有雷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山路懷翁卷
- 寄語鄉邦頭角上,龍門此去會風雷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學門肇開為諸兄弟
- 畎畎未能忘一飯,經綸猶愿濟云雷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用韻自述
- 披襟坐石不能夜,忽聽南山起怒雷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納涼
- 浪高峰頂青天雪,風助江聲白晝雷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觀潮
- 忽然眼開百險失,方知行處息如雷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雜感
- 三日汝南城不開,天角隱隱聞輕雷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蔡州三首
- 披奇振淹自明主,區區識寶非張雷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韻蘇翰林西山詩
- 天涯未有從□日,百里區區亦象雷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四舍弟
- 未應靈勝隨人往,碧殿猶存火篆雷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感宜興善權寺寥落
- 三月麻衣明曉雪,萬聲號動隱春雷。 -- 出自明·陳沂·武皇上賓同百官哭臨于思善門外
- 百國潮流卷地來,天公沉鼾大如雷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感事一什病中作
- 舳艫十萬搗虛來,帆檣蔽空聲吼雷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送劉士端歸括蒼
- 九龍殿高紫帳暖,蹋歌聲里歡如雷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白翎雀
- 舟師雨汗渡洑水,捩舵失手遭旋雷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石排山渡行
- 巖尸彭鏗聊戲擊,山中日月有奔雷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游善權洞
- 靖節遠公如可作,不應蓮社愧劉雷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游善權洞
- 東山龍起風雨來,勢雖暴甚天無雷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三月二十日東山云蜿蜒而上眾指日龍也已而大
- 丹灶尚能含日月,龍潭還解起風雷。 -- 出自宋·陳偁·重登羅浮
- 銅環鎖深雙古槐,霍地嘯舞含風雷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猛虎行
- 那知白頭不同趨,首介紹述蚊成雷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蘇東坡西山詩前后和者五十余篇暇日登覽愴然
- 流轉春光又明發,一樽且送息如雷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除日始雪遄霽
- 直須義利途中辦,寧使饑腸屢隱雷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李弘齋韻送任宰
- 舊跡幾年甘隱霧,新名一日怕驚雷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西淙
- 一年擬待中秋夕,連日頻聞正午雷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約劉學錄同潘喻二丈集滄洲
- 青云岐路無多地,定須迅擊狂風雷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送鄭洙赴舉
- 焦山一望祗十里,舟師駕櫓如奔雷。 -- 出自宋·程卓·游金焦二山
- 人迷白路羊群石,水卷青天雪裹雷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四明山中逢晴
- 世事百年誰羅是,髯公鼻息書如雷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鄞塘田家
- 玉陛傳呼宰相來,歡騰海內翕如雷。 -- 出自宋·戴木·賀杜清獻入相
- 於我此生同管鮑,昔人何處覓陳雷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哭周茂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