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枕麹潄醪方自得,任從耳畔發雷霆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調李教授
- 鄉社養牲禁畜豕,恐觸神怒風雷災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鯀廟
- 墨客高吟動碧云,蕢桴輕笑鼓雷閽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答晦步求飲
- 絕頂霧開擎日月,半巖云暝噫雷風。 -- 出自宋·李左史·天柱峰
- 但覺颼颼戰風雨,誰知虎虎震雷埏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耳聵二首
- 山中那得有潮音,尊師鼻息如雷響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金陵海月潮卷
- 昨夜蛟龍忽飛去,滿天風雨震雷霆。 -- 出自宋·歐陽程·題鐵作池上亭
- 道義交情不用盟,鳴謙肯作震雷驚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和向大夫坐韻
- 大雪迷漫元斗異,千林搖落不雷同。 -- 出自宋·蒲瀛·次韻袁升之游云寺鴻慶院山茶之什
- 僧繇畫柱真龍形,有龍來鬭風雷鳴。 -- 出自宋·錢聞詩·龍穴
- 人皆謂君佛出世,趺坐說法如雷霆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燈老住翠山
- 內空外空內外空,一聲才舉迅雷風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鞔法鼓求頌
- 拾取娘生窮相口,拶開云路吸雷霆。 -- 出自宋·釋端裕·頌古十首
- 凈名大士口如盆,一默無端拿雷云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維摩大士不答文殊問如何是菩薩入不二法門頌
- 凡圣路頭俱截斷,幾多蟠蟄起雷音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請無門首座立僧山偈奉謝
- 凡物得其時則鳴,鳴之大者唯雷霆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勸德上人莫作言語
- 寒涕垂頤午夢醒,饑腸殷殷晴雷轉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煨芋
- 無皮鼓子教誰打,古今分付與雷公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才起絲毫奇特想,依前似不出雷門。 -- 出自宋·釋云·送幽巖滋上人出嶺
- 向去卻來,其間變態也掣電轟雷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蚌腸孕於月明之夜,蟄戶開於雷動之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寫目軒窗意幽遠,淡然消息不雷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次韻傳道者過香林
- 憂國憂民日夜驚,攧天攧地作雷鳴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海首座號怒濤
- 歸去來,歸去來,飛泉浩浩聲如雷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歌寄留英禪德
- 義列緣生笑未聞,孰呈布鼓向雷門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僧問緣生義
- 喜也,和氣和春百華開萼,怒也,雷電風云一時俱作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唐道人請贊
- 雨散云收月正明,無端平地鼓雷霆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七十二首
- 舒柳眼,落梅腮,浪暖桃花夜轉雷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漁父詞
- 夾岸炎天迷雪嶺,居人晴日駭雷聲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和前漳守馬郎中三篇·續觀潮
- 想見伏龍擘山出,澒洞水雹轟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三泉龍門
- 行看聲欬立事業,下邦震動如雷霆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何宣仲
- 要知太上乃忘情,山上嬰兒是雷電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長卿以詩見別依韻
- 手撼煙云出硯石,酒酣奮筆驅雷風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馮永之號冰壺工水墨丹青
- 海門三山縹緲青,雙練夾岸奔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觀秋潮
- 至今景佑皇佑治,振蕩人耳如雷霆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代上何樞密
- 方士畫符如畫鴉,呵叱風伯鞭雷車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祈雨
- 妙語曾聞杜陵老,高江急峽斗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峽橋
- 鯨波回薄山角,征鼙摻疊鳴春雷。 -- 出自宋·元勛·題白帝廟詩并序
- 半壁石橋通雪竇,一龕麗室占雷峰。 -- 出自宋·章孝參·題彌勒院
- 脫鞍解甲馬下睡,胡鼻齁齁輥雷鳴。 -- 出自宋·趙萬年·卻敵凱歌
- 朋友膠漆古來事,愿言握臂追雷陳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再次韻為謝
- 世人不識真鬼工,夜半躍起隨雷風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飛來峰
- 芝草遙賡黃綺歌,蓮花近入宗雷社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寄武昌南山白云老人
- 況莆民截鐙,帥垣*檄,人歡悅、雷聲起。 -- 出自元·洪希文·水龍吟 壽夏改齊閏八月初二
- 將軍前鋒不作難,百騎馳突風雷寒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王將軍昭忠詩
- 臨厓拄杖聽猶疑,白畫或恐風雷動。 -- 出自明·陸粲·游大酉洞天
- 五色久甗真宰怒,地莫敢愛開雷霆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張公洞
- 騰光噓氣閃奔電,天鼓震曜驚雷公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次韻張仲舉承旨題盧楞伽過海羅漢圖
- 玉光薰天天帝怒,敕遣天丁劈雷斧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紫陽庵
- 豪華轉眼不足恃,乾坤變化風雷異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馬嵬廢廟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