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得其一體敏且強,遇事雹落雷雷馳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無害弟之官梓林伯氏無虧序送之極兄詔之義予
- 咫尺賓朋若胡越,語音嘈雜隱雷聲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一年佳節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燈火笙
- 斗柄插子日丁卯,夜煽裂缺鞭雷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雪
- 我家冰清酒星魄,倏忽筆下驅雷風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追和外舅郭倅定香院題詩
- 惟有蒼鱗火鬣雙虬龍,籋云揈雷雨騷屑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擊鼓行
- 春風浩蕩龍泓口,逢逢船鼓驚雷吼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別周憲使
- 君有磚花占日影,我慚瓦釜答雷鳴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答頤齋詩筒走寄
- 當時玉汞涓涓生,奔歸元海如雷聲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贈喬二郎
- 飄搖挾翅亞紅腹,江邊夜起如雷哭。 -- 出自唐·常楚老·江上蚊子
- 若問皇天惆悵事,只應斜日照雷塘。 -- 出自唐·徐振·雷塘
- 鳴鳴曉角調如語,畫樓三會喧雷鼓。 -- 出自唐·尹鶚·菩薩蠻·隴云暗合秋天白
- 愛十里縈紆,水云圖畫,鼓吹風雷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木蘭花慢 秦淮,次湯碧山教授韻
- 何年鑿破白云根,銀河倒瀉驚雷吼。 -- 出自元·王國器·踏莎行 巫峽云濤 鐵網珊瑚九
- 飛仙挾我游天門,足躡萬壑云雷奔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登泰山(有引)
- 鳴鞘靜,嵩岳三呼,萬歲聲震如雷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萬年歡 應制
- 是蟠溪逸士,胸中造化,掌上云雷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八聲甘州 贈易自然禱雨有感
- 無人上請配張許,日夜二物風雷纏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僧蓮松檜圖歌書遂昌山人鄭明德序后
- 禹治九州不得到此,峽口水作雷霆奔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郭忠恕出峽圖
- 翻身跳上去昆侖,沼視具區杯雷澤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釣鰲行
- 風生旗旆翻龍鳳,霜嚴鼓角喧雷霆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圣主平戎歌
- 壽算暗隨宮線長,科名行逐地雷伸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七弟生朝
- 困將冷艷洗眵眼,饑把芳鮮楦雷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題張道寒綠軒
- 積毀到今猶瘠令,因知卓行不雷同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繼韻書胡氏孝思亭
- 久托重暉無以報,蕪音常是愧雷門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皇太子生辰二首
- 誅馘飛毒命門扃,清音透頂聞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劉宗古畫過海壽星
- 我輩相知端有道,未應膠漆付雷陳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吳司理見貽二絕韻
- 甚羨虞公前采石,可憐丁謂后雷州。 -- 出自宋·彭秋宇·江上師潰
- 君侯作詩凜馳鶩,八荒滿盈動雷雨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仆為虛谷先生作玉豹馬先生有時見酬極筆勢之
- 丹符落火六丁走,白晝破柱神雷飛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贈族子治鬼疾
- 曾有虎來聽法去,更無碑可付雷轟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薦福寺
- 剨然曳轉大潭左,百里震驚如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龜石
- 城中小兒齊拍手,聲聲道好如雷吼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陳都閫宅看煙火
- 橋下霜蛟貪睡美,為槌千鼓作雷聲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除夜宿垂虹亭
- 擬把鉛刀侔巨闕,卻慚布鼓過雷門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汝平諸公見和復用韻二首
- 吾當化出沖天羽,上與天公振雷鼓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苦熱謠
- 目觀溶溶眩水精,耳根虩虩受雷聲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百丈潭
- 聞法師來杖錫東,于菟蹭蹬奮雷風。 -- 出自宋·程九萬·石頤寺
- 誰令誤落魚網中,白書冥冥作雷雨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初伏大雨戲呈無咎四首
- 獨抱遺經手不停,振衣藝苑自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挽史教授子正
- 有子有子狂非狂,其名復亨字雷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沈雷陽
- 丹砂黃金翡翠翎,日中百賈喧雷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張子敬湖南宣慰司都事
- 碩果元來真不食,未妨徐動蟄雷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昆山州教劉表侄
- 能幾蟾蜍圓月魄,即須霹靂起雷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長至日書
- 士氣欲如枯草死,文聲未見蟄雷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仇仁近用韻見示五首
- 淥酒強陪高館飲,黃花不似故雷逢。 -- 出自宋·耿南仲·和鄧慎思重九考罷試卷書呈同院諸公
- 平地望來分大小,上方敲處震雷霆。 -- 出自宋·黃非熊·鐘磬石
- 寂寞窮儒應易足,床頭鼻息便雷鳴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謝潘謙之二首
- 倏歘相逢皆召杜,舂容莫逆少雷陳。 -- 出自宋·家坤翁·次曾南豐韻
- 又若巨靈擘華岳,溪谷之響轟雷霆。 -- 出自宋·蔣祺·暖谷詩
- 貢章湍險吁可驚,岸翻石走轟雷霆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清江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