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春雨江干不肯晴,大江櫟岸轉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陳州朱教授三首
- 英雄天子命世主,撫劍震奴風雷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畢公叔奉詔赴陜西
- 重云之殿珠作帳,一朝入海奔雷公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
- 石門泄風無晝夜,古木截道藏雷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南嶂同孫信道
- 神龍只合水底眠,為洗乾坤起雷電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隆興甲申歲閏月游焦山
- 端為君王洗兵馬,參旗井鉞萬雷霆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浙江觀潮
- 舊說神龍水底蟠,何年電掣與雷奔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龍磨角石
- 當時倘匪地天泰,詎知無意云雷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霪雨
- 古井無波門巷靜,再三不用起雷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所居龍池巷
- 火降水升拋雪浪,龍吟虎嘯發雷聲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東征西討十余載,變化不異云雷隨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詩(并序)
- 律身行業凜冰霜,接物機關走雷電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風雜吾伊聲沨沨,戒君讀書無雷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左叔寶昆仲松竹書院
- 插負膽瓶看更好,凜如明月薦雷樽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和林和靖先生梅韻
- 柔姿誰敢狎相親,笑叱鼉龍起雷雨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圣姑廟
- 遺□□□□□約,面含菜色腹雷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漕庾兩使者絕句韻六首
- 道是單傳曾雪立,元來一字恥雷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興化趙令君二首
- 千丈拿空蟄龍起,一聲破柱春雷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關仝驟雨圖
- 堂中延客三千履,可結僑札參雷陳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
- 觸石起云能沛雨,不應長作旱雷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
- 水繞河南阿李家,滿空飛雪響雷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青玉峽
- 千營萬隊連旌旗,望之如火忽雷馳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燕歌行
- 好是樂成初宴,紅牙碎、聲隱晴雷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滿庭芳·瓊館煙輕
- 一室琴尊對咸籍,百年膠漆付雷陳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蘇伯承題恂恂軒
- 架壑橫空瘦龍脊,崩云裂石怒雷車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天臺石橋高茶供
- 敕使聯鑣上翠岑,飛泉躍澗吼雷音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泰山
- 文昌俗吏亦何者,乃能致雨興雷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信陽和同官喜雨韻
- 翠壁崢空山玉立,長河瀉浪風雷走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滿江紅 夢庵張君信夫生朝
- 更報大茆張外史,興來須抱小雷琴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奉謝僦屋
- 青鷂白翎俱入破,十三弦底似雷鳴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正德宮詞八首
- 令人錯認錢塘城,羅剎石底奔雷霆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觀李瓊處士畫海濤
- 夜叉喜歡動關鎖,鎖聲地生風雷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憶金鵝山沈山人二首
- 海氣熏煮怒不泄,彭彭十月推雷車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通州雨夜寄孫中叔
- 樽邊弄筆輒強和,布鼓乃敢當雷車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寒食安厚卿具酒饌邀數君子游壓沙寺觀梨花獨
- 先生宿昔愛彈琴,不愛越琴愛雷琴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江器博
- 坐上休論失匕籌,定中那復駭雷霆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革露傳祖宣老二首
- 獨憂湯餅喚睡魔,背貼蒲團鼻雷惡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戲作簡朱天球
- 白雪拜嘉仍袖手,汗顏終恐坐雷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趙帥登平山堂
- 滿耳龍鸞嘯空曠,驚人雨雹散雷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吳子隆
- 蚊角翼而虎噬兮,或負岳而成雷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嗟美人詞
- 波濤暗逐歲月長,激激灘際春雷谹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冰韻端夫聞江北水磨
- 昨朝太守拜壇下,五龍奉命云雷驚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夜聞雨聲賦古風時趙使君祈雨之翌日也
- 會稽草木朝霞蔚,錢塘波濤夏雷疾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洪上人游南
- 自笑自悲還自語,一杯酒,鼻如雷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江神子/江城子
- 六丁不取四天黑,陰山直恐喧雷公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贈朱少章
- 誰向人間脫甑蒸,煩公大句激雷轟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再和宰公二首
- 古來大魚不池活,會須終作風雷起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臻公釋氏之秀者浮游徜徉跡接天下乃者歸臥云
- 百城感化熏蘭芝,不事威怒轟雷椎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三老圖既成久欲作詩未果因次任漕韻
- 汾陽家世郎官星,百里隱隱聞雷聲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郭補生朝
- 枉將蟻動作牛鬭,妄遣蚊聚成雷公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贈張聽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