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12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--張籍澄澈連天境,潺湲出地雷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宴興化池亭送白二十二東歸聯句
- 忽然驚爆險絕句,旱天霹靂雷霆車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酬余補之見寄
- 竹屋夜倒不知數,但聞走下雷霆車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荊江大雪
- 清言解頤未云已,兒子屢驚雷繞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次朱天球贈吳茂先韻
- 湛清尊兮明水,揚玉桴兮扣雷鼓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下水府
- 詩仙住處,和氣回春,羯鼓如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訴衷情·今朝人自藕州來
- 定知山雨陣頭惡,但怪瀑聲雷樣鳴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游隱靜往反四首
- 天地推移,古今興替,斯道豈雷同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少年游·閑尋杯酒
- 縱子墨文章,相如才調,驟覺雷聲平地。 -- 出自宋·劉弇·金明春/金明池
- 延平春浪拂天地,左右兩龍雷口鳴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鍾山鐘
- 幽絕處,聽龍吟虎嘯,驀地風雷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沁園春·真一長存
- 乘風上天款天語,天公不怒雷公怒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偶成
- 千年老木矯龍蛇,天風夜作雷霆吼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花石詩十一章
- 云端不著癡仙人,天公雖笑雷公斥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寄興國福圣二老
- 彌明未斷口頭句,鼻息如寄雷車間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責睡魔
- 高臺平挹石廩翠,古轍下輾雷溪響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示高臺足庵紹印
- 火光之中興白霧,風伯鼓鞴雷奮椎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夏旱
- 幽巖得照石發彩,陰洞有聲雷蓄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登大峨絕頂睹圓相佛光成長句二十韻
- 陽春正值風日好,陰雨不逢雷雹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劉侍郎見和再用韻
- 尚記乘舟西溯,樓卷雪、曾到雷池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滿庭芳·舊日盤洲
- 得其一體敏且強,遇事雹落雷雷馳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無害弟之官梓林伯氏無虧序送之極兄詔之義予
- 禪僧不搖月照水,雄辯猝起雷破山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同常和仲謁照老和仲有詩次其韻
- 知公造化無遺物,咫尺龍門雷電生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紹興錢參政貢院落成
- 新年更擬打作碑,薦福莫教雷霹靂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陳侍郎見激字韻和以見寄復用韻謝
- 鵲橋畔,任傳神送氣,巽戶轟雷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沁園春·太極才分
- 我有怪藤幾千歲,老髯乳節雷斧斸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壽藤杖行
- 冷淡逋梅,淋淳旭草,但見風雷筆下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百尺樓頭
- 金焦峙,號紫金浮玉,卷雪轟雷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沁園春·許大江山
- 花底三更過雨,酒闌一枕驚雷。 -- 出自宋·徐儼夫·西江月·曲折迷春院宇
- 臥龍騰驤碧落上,南山夜半雷雨驚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韓京叔古木寒泉圖
- 三更月起云霞曙,九野冰凝雷電光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江上夜觀野燒
- 懸崖絕壁冰照壑,白晝青山雷欲凍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上奚宣慰冰壑
- 李悝不作雖堪傷,不過饑民雷轉腸。 -- 出自唐·李潛·挽劉南溪
- 溪翁走報新痕漲,昨夜西山雷雨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孚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對仁圣天齊,每年三月,云雨雷風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 以上五首見蒲縣志卷一
- 泥牛吼,威音嘹亮,鐵壁起云雷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滿庭芳·大覺光明
- 誰知覺,了翁夜半,震動九天雷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滿庭芳·微妙家風
- 憑高處,見云噓巖腹,鼓舞風雷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沁園春 再次韻
- 人間世,聽晨昏鐘鼓,撼半空雷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沁園春 次韻王尹賦東嚴
- 飛車剎那百里外,談古都雜雷霆響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
- 絕頂人游少,高空鳥度難,風雷生別壑,星斗繞層巒。 -- 出自宋·孫僅·題潛山
- 巨者利齒小亦拳,雪浪濺人雷迸船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上灘行
- 萬物聒皆龏,不知鐘鼓欽欽,雷筵閎閎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蝦蟇
- 典衣尋訪晉朝畫,折簡借觀雷氏琴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癖
- 去年臞庵太荒涼,斧中得魚雷隱休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借山谷后山詩編於劉宜之司戶因書所見呈宜
- 慨歲月之玩人,同今古而一雷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憫日歌(弘治丙辰,七十歲作)
- 雁蕩之瀑煙蒼蒼,中條之瀑雷硠硠,惟有天臺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,如人側臥一肱張。 -- 出自清·魏源·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
- 璇杓插子日南至,黃鐘飛灰雷出地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上姚贛州鏞壽
- 快雨乍晴虹霓起,蟄蟲欲振雷霆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丘子正以能書入都并呈徐容齋閻靖軒盧道集
- 時時數點雨猶落,隱隱一聲雷不驚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離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