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雷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深澗飲渴虹,邃河生秋雷。 -- 出自宋··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
- “日氣含殘雨,云陰送晚雷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扇裁月魄羞難掩,車走雷聲語未通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君王忍把平陳業(yè),只博雷塘數(shù)畝田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落筆生綺繡,操刀振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從孫義興宰銘
- 季父擁鳴琴,德聲布動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陪族叔當(dāng)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(fēng)亭
- 龍?zhí)吨袊娚洌瑫円股L(fēng)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
- 洞門閉石扇,地底興云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泰山六首(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
- 腰間大白羽,中物如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昭陵六馬,唐文皇戰(zhàn)馬也,琢石象之,立昭陵
- 晚來洪澤口,捍索響如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
- 爾來懷寶但貪眠,滿腹雷霆瘖不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起伏龍行
- 山水自相激,夜聲轉(zhuǎn)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鄭戶曹
- 豈知泉下有豬龍,臥枕雷車踏陰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
- 孤根裂山石,直干排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種松得徠字(其四在懷古堂,其六在石經(jīng)院。
- 人不我知斯我貴,不須雷雨起龍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仲伯達
- 已外浮名更外身,區(qū)區(qū)雷電若為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云中
- 付君萬指伐頑石,千錘雷動蒼山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呂梁仲屯田
- 三山屏擁僧舍小,一溪雷轉(zhuǎn)松陰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博羅香積寺
- 芳心困落日,薄艷戰(zhàn)輕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郡人田賀二生獻花
- 黍離不復(fù)閔宗周,何暇雷塘吊一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別擇公
- 空巖發(fā)靈籟,彷佛如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雷巖詩
- 鳥獸散兮相扶攜,隱驚雷兮騖長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溪詞
- 常山山神信英烈,捴駕雷公訶電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爾來懷寶但貪眠,滿腹雷霆喑不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起伏龍行(并敘)
- 凄凄生馀寒,殷殷兼出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
- 始賀天休雨,還嗟地出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
- 巫峽中宵動,滄江十月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雷
- 巫山冬可怪,昨夜有奔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朝二首
- 青春波浪芙蓉園,白日雷霆夾城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樂游園歌
- 峽中都似火,江上只空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熱三首
- 九鉆巴噀火,三蟄楚祠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
- 昨夜云雨合,烈風(fēng)驅(qū)迅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古社
- 晦厭鳴雞雨,春驚震蟄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盧秘書二十韻 時初奉詔除贊善大夫
- 奇應(yīng)潛鬼怪,靈合蓄云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因
- 窮冬不見雪,正月已聞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聞雷
- 臥龍云到須先起,蟄燕雷驚尚未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韋侍御量移金州司馬 時予官獨未出。
- 夜含星斗分乾象,曉映雷云作畫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小洞庭
- 南浦風(fēng)煙無限好,北軒雷雨不勝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即事
- 紙欲窮時瘦蛟舉,已看雷雨跨蒼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
- 半谷云霞丹灶熟,一天雷雨劍池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野興
- 屏深氈暖衾裯重,鼻端雷起驁兒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
- 重云韞日月,大雨挾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風(fēng)雨
- 西埭無行路,南山有疾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久雨
- 江天近寒食,林外過輕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雨
- 江村一雨喜塵清,隱隱雷車意未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村
- 帆席云垂大堤外,纜索雷響高城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估客樂
- 紗幮竹簟睡正美,鼻端雷起驚僮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堂中以大盆漬白蓮花石菖蒲翛然無復(fù)暑意睡起
- 山雪堆僧衲,溪流動蟄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前山
- 空江魚鱉從龍起,平野雷霆擁馬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升僊橋遇風(fēng)雨大至憩小店
- 卻掩庵門徑投枕,鼾聲雷起撼藜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東窗小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