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在第9個字的詩句
雪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秋桂月中藏影,冬梅雪里飄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丹晨書院壁
- 清逼池亭,潤侵山閣,雪氣凝聚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永遇樂·清逼池亭
- 縈云玉佩五侯門,洗雪華桐三春苑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春夏兩相期·聽深深
- 但見花月好,寧知霜雪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少年行
- 鳳皇鸑鷟聲苦希,白雪陽春和偏寡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聽蛙
- 大云垂垂壓宇宙,密雪兗兗飄庭除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雨中呈石末公
- 山河齊魯多嬌,看霽雪初明泰岱腰。 -- 出自·陳毅·沁園春 和詠雪詞
- 到處棲云榻,何年臥雪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行腳僧
- 搖煙拂水積翠間,綴雪含霜誰忍攀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柳花歌送客往桂陽
- 刈獲及葳蕤,無令見雪霜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種蘭
- 希君頻采擇,勿使枯雪霜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草木言
- 就船買得魚偏美,踏雪沽來酒倍香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冬末同友人泛瀟湘
- 啼花蜀鳥春同苦,叫雪巴猿晝共饑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酬張員外見寄
- 丈夫富貴自有期,映雪讀書徒白首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旅館雪晴,又睹新月,眾興所感,因成雜言
- 又聞虛靜姿,早掛冰雪痕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以毛公泉獻大諫清河
- 誰知苦寒調,共作白雪弦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相和歌辭·子夜警歌二首
- 自作江南客,稀遲下雪時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冬至和人懷洛下
- 拂曙鑾輿上,晞陽瑞雪晴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和圣制登朝元閣
- 古岸生新泉,霞峰映雪巘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仲春晚尋覆釜山
- 幾度秋江水,皆添白雪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彈琴李長史往洪州
- 載酒尋山宿,思人帶雪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贈李端
- 厭逐青林客,休吟白雪歌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閑居寄苗發
- 鐵馬垂金絡,貂裘犯雪花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王副使還并州
- 略地關山冷,防河雨雪稠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彭將軍云中覲兄
- 獨望徽之棹,青山在雪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旅舍對雪贈考功王員外
- 樹古聞風早,山枯見雪多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張少府赴夏縣
- 遠水同春色,繁花勝雪天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雍丘任少府
- 澤國舟車接,關門雨雪乖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元晟歸江東舊居
- 夜靜臨江哭,天寒踏雪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代村中老人答
- 嚼蕊尋香,凌波微步,雪沁吳綾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·雨肥紅綻
- 土膏脈起條風扇,宿雪潤田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春融日暖
- 紫玉甌圓,淺浪泛春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醉落魄/一斛珠
- 陽春歌闕,正玉梅翻雪,江濤如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愁腸斷,怕韶華三弄,雪映溪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勝勝慢/聲聲慢
- 冷煙幽艷,曾不許、霜雪相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夏云峰·瓊結苞
- 玄冰滿椀侵肌爽,絳雪堆盤入口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桃源
- 孤根占得春前俊,笑雪霜、謾欺容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慶春澤·曉風嚴
- 尊前待喚佳人道,為雪藕絲輕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買坡塘/摸魚兒
- 準擬看花少,依稀詠雪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五日雪三首
- 誰道江南暖,新春見雪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春日舟中對雪寄刁經臣
- 天表君心孝,人驚曉雪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親郊前三日大慶殿雪中皇帝率群臣發章圣五后
- 書爾在南方,野羽霜雪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鷴和公儀
- 輕舟泛泛昭亭灣,春雪漫漫昭亭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雪中廖宣城寄酒
- 郎跨青驄馬,妾乘白雪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一日曲
- 尖風細細欲穿簾,殘雪微銷凍結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新歲書事見寄
- 曾無冬春改,常冒霰雪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山茶花樹子贈李廷老
- 朔北正苦寒,風汝與雪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仲文奉使
- 郢國當時唱,猶傳白雪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蒙寺丞赴郢州
- 漢驛凌云去,胡人踏雪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橐馳
- 但看矯然姿,固於流雪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潘叔治題劉道士房畫薛稷六鶴圖六首其四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