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在第12個字的詩句
雪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幾人從此休耕釣,吟對長安雪夜燈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蒼頡臺
- 傾國妖姬云鬢重,薄徒公子雪衫輕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曲江
- 禁火曙然煙焰裊,宮衣寒拂雪花輕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三年冬大禮五首
- 遼東歸客閑相過,因話堯年雪更深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已知廬岳塵埃絕,更憶寒山雪月深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賦得寒月寄齊已
- 祖意豈從年臘得,松枝肯為雪霜低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遷居清溪和劉書記見示
- 風波險似金機駭,日月忙如雪羽飛。 -- 出自唐·鄭損·藝堂
- 昨日祝融峰下見,草衣便是雪山□。 -- 出自唐·孫偓·贈南岳僧全玭
- 天嫌青帝恩光盛,留與秋風雪寂寥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木芙蓉三首
- 今年春已到京華,天與吾曹雪怨嗟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喜陳先輩及第嶠
- 已免蹉跎負歲華,敢辭霜鬢雪呈花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酬徐正字夤
- 命奇未便乘東律,言重終期雪北軍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出京別崔學士
- 旌旗日日展東風,云稼連山雪刃空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絳州鄭尚書
- 金鱗擲浪錢翻荇,玉爵粘香雪泛梅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行朝早春侍師門宴西溪席上作
- 爐畔自斟還自醉,打窗深夜雪兼風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酒醒
- 鄠杜憶過梨栗墅,瀟湘曾棹雪霜天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贈昭應沈少府
- 索米夜燒風折木,無車春養雪藏鞭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
- 繡成佛國銀為地,畫出王城雪覆橋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題尼大德院
- 一聲松徑寒吟后,正是前山雪下時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酬舒公見寄
- 尋思閉戶中宵見,應認寒窗雪一堆。 -- 出自唐·羅紹威·白菊(一作羅隱詩)
- 長思碧洞云窗下,曾借黃庭雪夜抄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懷三茅道友
- 黃沙風卷半空拋,云動陰山雪滿郊。 -- 出自唐·趙延壽·塞上
- 黃沙風卷半空拋,云重陰山雪滿郊。 -- 出自唐·趙延壽·虜廷感賦
- 儒生所得誰如我,豈復咨嗟雪滿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侍郎見貽佳什愈見高懷因次來章輒歌盛美
- 韶景欲留留不住,西園悶殺雪髯翁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依韻和殘春有感二首
- 惟愛松筠多冷淡,青青偏稱雪霜寒。 -- 出自·李中·和潯陽宰感舊絕句五首
- 南園日暮起春風,吹散楊花雪滿空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柳枝辭十二首
- 盛德好將銀管述,麗詞堪與雪兒歌。 -- 出自唐·韓定辭·答馬彧
- 白面山南靈慶院,茅齋道者雪峰禪。 -- 出自唐·王繼勛·贈和龍妙空禪師
- 大石嶺頭梅欲發,南陵陂上雪初飛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施南路偶書
- 大石嶺頭梅欲發,南陵坡上雪初飛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施南路偶書
- 風吹楊柳絲千縷,月照梨花雪萬團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春夕寓興
- 歸計未成年漸老,茱萸羞戴雪霜頭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重陽感懷
- 歸計未成年漸老,茱萸羞戴雪霜頭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重陽感懷二首
- 銅鼓祭龍云塞廟,蘆花飄市雪粘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郡樓閑望書懷
- 自是子猷偏愛爾,虛心高節雪箱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新竹
- 桃花滿地春牢落,柳絮成堆雪棄嫌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芳春
- 朝罷三宮歸已晚,日華明麗雪消殘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皇后合春帖子
- 自有繡襦并甲帳,瑤臺不怕雪霜寒。 -- 出自唐·吳彩鸞·歌
- 云鎖嫩黃煙柳細,風吹紅蒂雪梅殘。 -- 出自唐·閻選·八拍蠻
- 何年碧海會瓊仙,云制衣裳雪作鈿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茌平縣西門郵亭廢圃中有花名玉瓏瑽枝葉與瓊
- 晚節黃花希晉士,《陽春白雪》愧巴人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次韻答松雨上人(洪武庚申)
- 玉堂無限風流,但只欠、些兒雪壓。 -- 出自元·九思·柳梢青 右和盛開
- 若是會探潭底月,便教認得雪中霜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爭似休休事事忘
- 爾心還自忖,怕空遷日月,鬢雪垂肩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滿庭芳 警墮道者
- 大都能幾許,這百年有如春雪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解愁
- 金泥小檀花面,盡凄清、翻盡雪兒歌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河內人焦其氏得作樂器,僅容一握
- 揮亳徑酬雅意,棄醉來、忘卻雪盈*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木蘭花慢 酬宋煉師贈梅
- 清輝無限,殷勤回照,歲寒蒼雪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水龍吟 次韻謝五峰
- 水涸,轉鄱陽湖,上豫章,遇風雪,十五六日不能達三百里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 鳴鶴馀音全真馮尊師,本燕趙書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