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雪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除是風饕還暫往,若教雪壓亦須來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劉學錄梅韻
- 人道楊花渾似雪,那知雪不似楊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柳絮
- 何處客來談列岫,有人雪踏自東溪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永豐祝子益和予詩見寄許見訪以長句謝之且賢
- 湯爐松林風,紙帳梅花雪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閬風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見示竹簾詩戲作
- 百千年陣磧在,六七月雪流來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六言四
- 或送垂虹之飛瀑,四時雪縞瑩無比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遡蛺詩
- 天子曰噫子甘盤,須發雪白心甚丹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后溪先生龍門賦別
- 我本云山窟里人,每憐雪嶺照人清。 -- 出自宋·范中立·句
- 借君鐵拄杖,蹴踏六月雪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
- 北方當此時,無雨有為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此公能薦君,長鬣幸未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前歙黟楚□□五首
- 興亡得喪橫胸中,冰消雪釋春風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
- 為報玉堂真學士,猶憐雪鬢老詩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呈李讓臣就寄翰林閻學士
- 膝上佳兒如玉雪,山中雪事幾風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王君偕子同來訪
- 明窗共讀杜集竟,兩幅雪霽叉橫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圖為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
- 受持苦不堅,兩鬢忽已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吟
- 何必見戴安道,月圓夜雪晴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王起宗畫雪扇六言
- 天地山川同一雪,眼見雪同心各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譯學張提舉乃尊開封府尹張彥亨所藏郭熙盤
- 忽似老夫對明鏡,翛然雪鬢烏紗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野趣居士楊公遠令其子依竹似孫為予寫真贈以
- 鄰笛不須吹,驚噴枝頭雪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旋開梅
- 知君重踏東華塵,先訪雪堂老師兄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不浮弟自金陵相過
- 時逐志和風,慣臥袁安雪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詹丞賀得祠
- 巫峽云深迷昨夢,瀟湘雪重寫余哀。 -- 出自宋·高文虎·水仙
- 墻頭錦紅一花梢,人間雪白幾鬢毛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惜春長句
- 長憶楊花歸路春,最憐雪玉苦吟身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陳平父
- 蕪菁滿地花,柳絮漫天雪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陳良卿
- 西南所擊安危大,何止雪山分重輕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鄭宣撫三首
- 老嵩悟塵緣,洪爐一點雪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諸公以嵩師破戒作詩嘲詠因次韻解之
- 人身非金石,青鬢忽已雪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偶書
- 照水曉妝冰鏡冷,橫空雪樹凍云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見梅
- 仙翁昔此棲,還丹成白雪。 -- 出自宋·黃杞·游招真觀
- 夏蟲不知冰,越犬不識雪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次四兄雪夜韻
- 待得歸來時,楊花滿天雪。 -- 出自宋·惠迪·送客
- 肌膚炯凝脂,容色眩春雪。 -- 出自宋·惠端方·梅花
- 鳥樹壓叢云,波光鋪塞雪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丹陽湖
- 山寒云霧深,日暮更飛雪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聞梅
- 老屋不知春,余花紛委雪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北禪
- 經春甲未坼,邊冷傷晚雪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種罌粟
- 出城寒寺靜,蒼松帶余雪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出承天院候客
- 蕭蕭古戰場,春耕擁殘雪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登上黨郡樓
- 我本重脩飾,胸中掬冰雪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聞女子瘧疾偶書二十四韻寄示
- 月香水影眩錦畫,冰魂雪骨酣華春。 -- 出自宋·李謹思·紅梅
- 冬嶺秀孤松,松枝傲霜雪。 -- 出自·李用·題畫·冬景
- 江湍沖山山不動,滔滔雪浪東南傾。 -- 出自宋·連庠·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
- 攜手步虛庭,履遍沙界雪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李才翁懶窩
- 世或無騷人,寧甘伴冰雪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雪巢三首
- 昨日來時萬里林,長江雪厚侵猶深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七日發岳麓道中尋梅不獲至十日遇雪賦比
- 一酌舉瓢空,過齒如激雪。 -- 出自宋·劉達·惠山泉
- 呼童汲景華,冷浸枝枝雪。 -- 出自宋·劉文晦·梅花
- 一枝持贈君,猶帶去年雪。 -- 出自宋·劉文晦·種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