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在第9個字的詩句
隔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應恨梅兄礬弟遠,云隔山阿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浪淘沙·回首欲婆娑
- 水痕吹杏雨,正人在、隔江船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木蘭花慢·水痕吹杏雨
- 樹老梅荒,山孤人共,隔浦船歸未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待說與羈愁,遙知路隔楊柳門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憶舊游·記凝妝倚扇
- 楊柳古灣頭,記小憐、隔水曾見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法曲獻仙音
- 拂衣罷宴下山去,又隔云山千萬重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相逢行贈別舊友治將軍
- 始知仙事亦多故,一隔絳河千歲馀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會仙歌
- 高樓兩岸春風,語笑隔簾聲。 -- 出自宋·曾布·水調歌頭·魏豪有馮燕
- 覷著花枝,只被繡簾隔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醉落魄/一斛珠
- 只道云藏塢,那知市隔墻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居十首
- 不成過臘都無雪,只隔明朝便是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前一日雪
- 寂寞荒原下,南山只隔籬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賈島
- 密樹月籠影,疏籬水隔聲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夏夜
- 曉看樓殿更鮮明,遙隔朱欄見鹿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曉望華清宮
- 去曉長侵月,歸鄉動隔春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落第后歸覲喜逢僧再陽
- 夢罷更開戶,寒泉聲隔云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酬從叔聽夜泉見寄
- 自然成造化,木金間隔,水火潺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覺覺覺
- 十二曲闌⑦春寂寂,隔蓬山⑧、何處窺人面?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金縷曲·瀚海飄流燕②
- 為何南北多岐士,動隔江山千萬重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中庸·道不遠人五首
- 風雨猶關夢,江山不隔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羊遣書問董仲修二首
- 漁歌落日還孤艇,樹隔啼鶯背短墻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西南驛晚望
- 路緣風磴泠泠策,寺隔煙蘿杳杳鐘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鶴亭
- 細雨能輸酒,輕風不隔琴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春初
- 當時片言下,問道不隔宿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和金兄
- 卻憶江湖上,家書動隔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乍歸九首
- 老去具一只眼,向來隔幾重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后九首
- 分明雨怕城中去,只隔前峰不過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七月九日二首
- 暝色初逢驛,溪聲只隔林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武涉道中
- 寂寞猶前日,榮華已隔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四夢圖·黃粱
- 溶溶水拍堤,了了花隔岸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過花橋
- 寒泉何處夜深落,聲隔半巖疏葉聞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尋僧二首
- 君看云薄處,曦影如隔綃。 -- 出自清·趙翼·山行雜詩
- 豈知石湖天尺五,不隔三萬弱水中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范至能憶同游石湖韻
- 一自傳刀夢,遲君已隔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去秋芮國器以詩賀入館今渠繼來次韻
- 席久疑枯海,琴幺似隔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序賓亭
- 系春心情短柳絲長,隔花陰人遠天涯近。 -- 出自元·王實甫·仙呂 混江龍
- 好去吳鄉子,歸來莫隔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人之渤海
- 破鏡徒相問,刀頭恐隔年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初月二首
- 粉壁猶遮嶺,朱樓尚隔溪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游瀑泉寺
- 曉陌攜籠去,桑林路隔淮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采桑
- 公堂瀟灑有林泉,只隔苔墻是渚田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宗人作尉唐昌官署幽勝而又博學精富得以言談
- 自劉郎去後,天臺路隔,知孤負、春多少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水龍吟·驛樓歲暮蕭條
- 一別東君,回顧又是隔年期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望海潮·三分春色
- 溜險時依壁,源高半隔云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瀑布
- 望玉壺天近,了無塵隔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喜遷鶯·月波疑滴
- 奈棱棱虎豹,九重九隔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滿江紅 書懷
- 冷眼盡歸圖畫上,認隔岸、微茫云屋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八歸·秋江帶雨
- 望美人兮何許,水云隔斷瀟湘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衡山道中寄平遠趙宣慰
- 堪嘆中原久矣,長淮隔、胡騎縱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六州歌頭·燧瑊勛業
- 梗我王化,山輸海貢隔梯航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