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在第7個字的詩句
隔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自從石友幽明隔,誰訪瑤妃寂寞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二月十八日過梅庵追懷主人二首
- 每恨暮云一樽隔,暫欣夜雨對床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別方時父
- 病與風(fēng)光猶未隔,老逢節(jié)序只添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立春一首
- 昔如虹貫日,今隔霧看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目疾一首
- 便令全過舍,尚隔幾重山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檄途寄翁靈舒
- 溪山轉(zhuǎn)處人煙隔,惟有黃鸝一樣啼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移官南浦作
- 千里往返殊不隔,夢魂常繞日邊州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寄浙漕韓公圭璡
- 咫尺卻成千里隔,蹉跎還負十分圓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丙辰七兄有詩及人月分圓己未彼此服藥未能夜
- 樹底人家欲曉,隔籬仿佛雞啼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雙林志謙得玄暉筆法作此七十三矣為賦六言兩
- 云山任重疊,難隔故交情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山中寄吳磻十韻
- 虹分陽羨雨,浪隔廣陵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江陰霍明府之任
- 俱從泛舟役,遂隔洞庭波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湖南使院遣情送江夏賀侍郎
- 蘿迷收朮路,雪隔出溪時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碧溪山禪老
- 天上君恩三載隔,鑒中鸞影一時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悼張道古(昭宗時道古官拾遺以直諫貶蜀中死
- 長為地獄人,永隔今生道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我身豈遐遠,如隔湘漢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寄崔萬芳夔
- 鶯啼漢宮柳,花隔杜陵煙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春宴張舍人宅
- 瘴蒸丹旐濕,燈隔素帷清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哭進士李洞二首(李生酷愛賈浪仙詩,長江在
- 斷雨殘云千里隔,瓊枝璧月四時新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浣溪沙
- 玉簫聲斷云屏隔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憶秦娥·湖光碧
- 奈弱水、蓬山路隔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瑞鶴仙·玉猊香謾爇
- 清歌響斷云屏隔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醉落魄/一斛珠
- 煙樹重重芳信隔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謁金門·愁脈脈
- 兩焙春風(fēng)一塍隔,玉尺銀槽分細色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茶與曾吉甫
- 回首若無煙樹隔,只應(yīng)猶望見高城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中渡
- 那堪更作經(jīng)年隔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憶秦娥·月照席
- 此生已是天涯隔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醉落魄/一斛珠
- 欲寄遠情秋水隔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秋霽·重到西冷
- 家在蓬山煙水隔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木蘭花/玉樓春
- 故人尺素年年隔,薄暮清砧處處催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秋興
- 青山無大小,總隔郎行路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古意
- 湖水萬重蘭芷隔,因君還上佩芳身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寄上海諸友人
- 人間玉宇三山隔,天上銀河一水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
- 只今咫尺烽火隔,高柵長營依塹轉(zhuǎn)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風(fēng)行
- 嗟予親老諸弟隔,晝夜蹙額眉不展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風(fēng)行
- 萬里故人關(guān)塞隔,南樓誰弄梅花笛? -- 出自清·宋琬·蝶戀花·月去疏簾才數(shù)尺
- 莫將離別為相隔,心似虛空幾處分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三首
- 曾恨人間千里隔,更堪天上九門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
- 忽從滄海宴,遂隔屬車塵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仁宗皇帝挽詞五首
- 紫臺路遠關(guān)山隔,回首陰云幾萬層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新亭
- 空懷壽街吏,尚隔寢門朝。 -- 出自唐·薛元超·奉和同太子監(jiān)守違戀
- 交河一萬里,仍隔數(shù)重云。 -- 出自唐·李元纮·相思怨
- 莫道幽閨書信隔,還衣總是舊時香。 -- 出自唐·梁锽·代征人妻喜夫還
- 煙塵怨別唯愁隔,井邑蕭條誰忍論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秋曉招隱寺東峰茶宴,送內(nèi)弟閻伯均歸江州
- 才分午夜漏,遙隔萬年枝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春和杜相公移入長興宅,奉呈諸宰執(zhí)
- 安知汝與我,乖隔同胡秦。 -- 出自唐·于逖·憶舍弟
- 三公極位固遼隔,五年以長猶肩隨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
- 歸鞭猶恐嚴城隔,那得行人不念家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二月十二日城西送韓玉汝龍圖馬上作
- 車馬東西從此隔,明朝惟見亂山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岳廟齋宮與崔伯憲都官王正甫殿丞飲別二君各
- 天卷織毫光不隔,風(fēng)收萬籟夜無聲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八月十一日夜玉堂對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