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在第12個字的詩句
隔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輕煙薄靄九霄寒,素月渾如隔縠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秋夜半後無云而月色微淡尤為絕景
- 梅市魚歸沖雨棹,寶林人定隔城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飲罷行至湖塘而歸
- 朱棧青林小益西,早行遙聽隔村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夢行益昌道中賦
- 斜日半穿臨水竹,好風遙送隔城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雨初霽試筆
- 映月疏梅入簾影,讀書樨子隔窗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燕堂春夜
- 添雪更知憑茗碗,山童敲臼隔窗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偶得海錯侑酒戲作
- 毀譽要須千載定,功名已向隔生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村獨酌
- 誤上蓬山亦已叨,所悲故里隔胥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志示子聿
- 新月纖纖淡欲無,時聞魚躍隔菰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湖堤
- 蕙花已老桃葉長,禁院懸簾隔御光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堂堂
- 東陂風兩臥黃云,塍水翻溝隔壟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東陂二首
- 欲營垣屋隨穿斸,尚嘆塵沙隔獻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藏春塢詩獻刁十四丈學士
- 檐花映日午風薰,時有黃鸝隔竹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金陵報恩大師西尚方丈二首
- 一日東岡上幾回,百重云水隔蘇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四侄旊二首
- 茅屋滄洲一酒旗,午煙孤起隔林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寧夾口三首
- 眼前不道無蒼翠,偷得鍾山隔水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沈道原
- 投老唯公最故人,相尋長恨隔城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長干釋普濟坐化
- 孤輪徐轉光不定,游氣濛濛隔寒鏡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洞庭秋月行
- 春城三百七十橋,夾岸朱樓隔柳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寄憶舊游,因作報白君以答
- 天水相連為一色,更無纖靄隔清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月
- 解官制服門生禮,慚負君恩隔九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晏元獻公挽辭三首
- 相隨懷詔下天閽,一鎖南宮隔幾旬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較藝書事
- 百尺樓頭萬疊山,楚江南望隔晴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樓頭
- 咸陽橋上雨如懸,萬點空濛隔釣船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咸陽值雨
- 蘇小橫塘通桂楫,未應清淺隔牽牛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七夕
- 杳杳艷歌春日午,出墻何處隔朱門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杏花
- 落月蒼涼登閣在,曉鐘搖蕩隔江聞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宿松門寺
- 曾向金扉玉砌來,百花鮮濕隔塵埃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西平王舊賜屏風
- 麈尾角巾應曠望,更嗟芳靄隔秦樓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過潼關
- 吳江澹畫水連空,三尺屏風隔千里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吳苑行
- 三君雅望標人杰,千里澄波隔世喧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題東湖涵虛閣
- 傳聞織女對牽牛,相望重河隔淺流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
- 登臨不覺風煙暮,腸斷漁燈隔岸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盱胎軍東南第一山二首
- 暮煙如雨雨如煙,一把珠簾隔遠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
- 平生玉樹伴蒹遐,晚歲春蘭隔菊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橫林望見惠山,寄懷尤延之三首
- 出墻那得又高雞,只露紅冠隔錦衣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化斜橋,見雞冠花二首
- 禾穟輕黃尚淺青,村舂已報隔林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秋暮雨
- 無脫十行看暮召,不應三峽隔辰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餞趙子直制置閣學侍郎出帥益州,分"未到五
- 夜宿清溪望清遠,舉頭不見隔英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三月一日過摩舍郡灘,阻雨泊清溪鎮二首
- 半路蛙聲迎步止,一熒松火隔籬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夏至雨霽與陳履常暮行溪上二首
- 眠云豉石梁溪叟,恨殺風煙隔草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雪後陪使客游惠山,寄懷尤延之
- 薄宧江湖苦異途,十年骨肉隔音書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文黼主簿叔惠詩之韻
- 居然喚起還家夢,橘剌藤梢隔槿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周元吉左司夢歸之韻
- 紅裳翠蓋在眼中,欲往從之隔秋水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臨武知縣李子西公廨君子亭
- 風光九十今強半,又約芳菲隔歲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病中春雨,聞東園花盛
- 團欒遶樹元無見,只合池亭隔水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池亭雙樹梅花
- 莫嫌久不還詩債,詩債從來隔歲還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賀升卿云庵升卿瓽上書北闕既歸,去歲寄此
- 摠被先生漏消息,不令後輩隔知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臨川李子經文稿
- 莫嫌蹈濕青鞋子,自有瓊瑤隔路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與子上雪中入東園望春
- 雨岸東西三十里,李花獨樹隔江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泊鴨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