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在第5個字的詩句
野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俯察伊晉野,仰觀乃參虛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過晉陽宮
- 颯颯飛平野,霏霏靜暗塵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同劉晃喜雨
- 三軍臨朔野,駟馬即戎行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送張說巡邊
- 鼓角雄山野,龍蛇入戰場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平胡
- 且言伯在野,朋友必推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
- 散發行歌野田上,一樽可慰百年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阻水戲呈幾復二首
- 三百四百野狐隊,中有一兩個不瞌睡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化氈頌
- 滄江鷗鷺野心性,陰壑虎豹雄牙須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以紅帶寄王宣義
- 驚鹿要須野草,鳴鷗本愿秋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公擇舅
- 愿比求諸野,成書上學官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效進士作觀成都石經
- 聞君寺後野梅發,香蜜染成宮樣黃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從張仲謀乞蠟梅
- 佛屋前頭野草春,貴妃輕骨此為塵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馬嵬坡
- 雉聲角角野田春,試駐征車問水濱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羅敷水
- 槁死于中野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龍蛇歌
- 深山之間,野水之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詩
- 有叟住東野,畏人希入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史文通奉議二首
- 古墳欲毀野廟廢,行人不去往鞍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題孫莘老墨妙亭
- 〈僧榮,斗野主人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次孫覺諫議韻題郡伯閘上斗野亭見寄
- 飛蝗昨過野,遺種遍陂濼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十一月十三日雪
- 驚風振川野,未省勁草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孔武仲
- 東鄰修竹野僧家,亂柳枯桑一徑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病中賈大夫相訪因游中宮僧舍二首
- 春陽被原野,濉渙含流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南都留守妙峰亭
- 總不如、綠野身安,鏡中未晚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鶴仙·記年時茂苑
- 白云開曠野,紅日照高林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麥熟
- 吟苦孟東野,潛深楊子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栗齋鞏仲至
- 吾宗有東野,詩律頗留心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侄孫昺以東野農歌一編來細讀足以起予七言有
- 但聞風聲野鳥吟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每懷舊鄉野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白草黃沙野色分,古今愁恨滿乾坤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即事 其二
- 都在閑花野草間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其一
- 二月江亭野色明,楊花飛散雪盈盈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成 其二
- 水竹連平野,人家帶夕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舟中雜紀 其一
- 寒風颯大野,行子行河梁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離別吟
- 江北春深野草芳,江南春淺柳枝黃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即景
- 耕牛渴死野草枯,農夫悲啼淚如珠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望雨
- 滄浪池畔野景生,姑蘇臺上離情遠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紅梅翠竹山雉圖
- 落月蒼涼野色迷,過洪忽聽五更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過徐州洪至豐沛作
- 小橋依約野色遠,茅廬隱映林影空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司馬氏藏唐子華山水扇畫
- 敗紅殘綠野蕭蕭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建康層樓
- 欻欻燎原野,中人如探湯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病暑
- 浮陰暝四野,來雁不知行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冬夜寓直
- 笛聲風暖野梅香,湖上憑闌日漸長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酬晝師西湖春望
- 綠蕪千陣野平云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壽陽城南寫望懷歷陽故友
- 開軒臨四野,登高望所思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將過丹丘野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和王中書德充詠白云詩
- 耕稼歸莘野,畋漁返渭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致仁歐陽少師
- 早氣滿原野,子行歸舊廬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酬介甫還自舅家書所感
- 草軟沙勻野路晴,竹枝烏帽稱閑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閑行
- 我行東南野,憒憒若酣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寒
- 高秋期步野,積雨放趨朝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寄懷元秀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