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里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茜花空染朝歌血,荒草猶祠羑里城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相州道中
- 一冬只見曉霜寒,未得飛霙萬里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謝太守送雪次韻
- 春來節物一番新,今歲仍逢臘里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正月庚申朔
- 無端早上一番雨,遮盡東陽縣里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東陽遇雨
- 四明聳秀一溪流,曾記經行十里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秋日懷國仲觀
- 全家先遯無人覺,惟有誠齋句里拈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送孫憲就任除秘監赴召
- 眾禽棲息不聞聲,獨向三更月里鳴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聞杜鵑
- 真仙祠館鎖層嵐,下瞰平疇十里寬。 -- 出自宋·方有開·方仙翁祠
- 但掩耳竊鐘,將泥洗塊,覓花空里,舐蜜刀頭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沁園春·直下承當
- 向來具足頂門眼,盡發卑微甕里天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題蘇瑑覺齋二首
- 舳艫早晚蒲帆穩,長嘯東南萬里風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次綱官王簿韻兼簡伯潛二首
- 馳名袞袞甚長川,君獨乘風萬里船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宋伯華趨朝用川字衫字韻作二詩送之
- 人間怪有晴時雪,天上偷回臘里春。 -- 出自·王炎2·鷓鴣天·淡淡疏疏不惹塵
- 絳苞翠幄壓朱欄,秀色生香觀里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臨江玉虛觀有牡丹思后輔亦正開恨不與集
- 平山堂對妙高峰,極目郊原萬里同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平山堂
- 不除豪氣杯中興,空有功名鏡里看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兩日絕市無肉舉家不免蔬食因書數語
- 乃知仙境只人間,跬步不移千里至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交韻漢老弟假山
- 山園梅雪千株在,門納湖光十里寬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出郊勸耕因游吳山清隱
- 露溥仙掌三秋色,風動枝頭十里香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木犀
- 檐花夜永燈前落,池草詩成夢里驚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七月初五日夜得雨
- 煙花三月忙中過,風雨連宵構里聽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宿祠山報恩寺枕上聞杜鵑有感
- 極思談笑三秋隔,相望林泉數里間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正卿不見累日聞十二日與鄭丈舍人游何山書此
- 相逢且話十年事,此別又成千里行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仲本索歸甚遽前詩送行言之不足見示和篇覽之
- 丹心永夜燈前苦,白發明朝鏡里多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宿巢縣地藏寺枕上偶成
- 垂虹亭上少遲留,臥看冰輪萬里秋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葛謙問
- 小孤相去大孤山,一望煙波百里間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三孤山
- 流從六曲灘頭去,猶帶落花風里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光祖·和朱元晦九曲櫂歌
- 鵝湖舊日經行地,清吹思乘十里松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
- 如何未免饑欲死,亦有佯狂萬里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許季升五首
- 言邊詎止寒溫事,紙上胡能底里傾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李舒州二首
- 城南雖郁平生志,冀北未空千里才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識
- 飛飛望絕千山鳥,浩浩心馳萬里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進之雪中見過明日歸湘潭再用前韻二首
- 朝來爽氣致西山,孰愈嚴州百里間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入嚴州界二首
- 須臾又報一舍過,轉盻應無百里難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自宜興過溧陽
- 錦囊玉軸千年秘,儋耳珠崖萬里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跋長公帖
- 只今風月一杯酒,明日云山千里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別朱子大蘇召叟昆仲
- 不同淵明田潠,即效龜蒙耕甫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成父來自玉山審知有送行詩且以見及次韻
- 閉門已盡五車讀,補吏反為千里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向如愚赴廬陵丞
- 荒雞渺渺三家墅,白鳥悠悠數里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舟中雨
- 嗟我失腳墮棘榛,寸步有若千里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用前韻呈碩父昆仲
- 窮山自縛數椽屋,便認懷玉為里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用前韻呈碩父昆仲
- 百年望了旬頭,被人饞破,故紙里、是爭雄處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祝英臺近·駕扁舟
- 幸能栩栩形中去,何不蘧蘧夢里歸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翁常之挽詞
- 空山穩對梅花宿,錯向林逋墓里尋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薛端明挽詩二首
- 幾年杖屨追隨樂,今日翻成夢里來。 -- 出自宋·熊以寧·題朱晦庵先生古樟書院壁
- 淡金光襯水晶球,上碧虛、千萬里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折丹桂·玉為樓觀銀為地
- 別來風送空中月,此去云開劍里天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次韻衛慶陽使君送別這章
- 謝家玉樹庭前發,后土瓊花歲里開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仁季再賦亦再賦二首
- 書生野趣人間少,游子佳時客里忙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陪李監稅飲劉園
- 只今勛業才如此,孤負衰顏鏡里看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伯量同二弟欲見訪湖莊以詩告至褒拂過情輒次
“里”同音字
- 離
- 莉
- 離
- 驪
- 荲
- 隸
- 豊
- 蒚
- 砬
- 斄
- 黧
- 櫟
- 櫟
- 屴
- 朸
- 囄
- 麗
- 例
- 俐
- 俚
- 儷
- 傈
- 儮
- 儷
- 凓
- 刕
- 利
- 剓
- 剺
- 劙
- 力
- 勵
- 勵
- 歷
- 厲
- 厘
- 厤
- 厯
- 厲
- 叓
- 吏
- 嚦
- 哩
- 唎
- 唳
- 喱
- 嚟
- 嚦
- 囇
- 壢
- 塛
- 壢
- 娌
- 娳
- 婯
- 嫠
- 孋
- 孷
- 岦
- 峛
- 峢
- 峲
- 巁
- 廲
- 悡
- 悧
- 悷
- 慄
- 戾
- 搮
- 擽
- 攊
- 攦
- 攭
- 暦
- 曆
- 曞
- 李
- 櫪
- 栃
- 栗
- 栛
- 梨
- 梸
- 棃
- 棙
- 樆
- 檪
- 櫔
- 櫪
- 欐
- 欚
- 歴
- 歷
- 瀝
- 沴
- 浬
- 浰
- 涖
- 溧
- 漓
- 澧
- 濿
- 瀝
- 灕
- 爄
- 爏
- 犁
- 犂
- 犡
- 貍
- 猁
- 珕
- 理
- 琍
- 瑮
- 璃
- 瓅
- 瓈
- 瓑
- 瓥
- 甅
- 癘
- 疬
- 痢
- 癘
- 癧
- 皪
- 盠
- 盭
- 睙
- 睝
- 砅
- 礪
- 礫
- 磿
- 礪
- 礫
- 礰
- 禮
- 禮
- 禲
- 秝
- 穲
- 立
- 竰
- 笠
- 筣
- 篥
- 籬
- 籬
- 粒
- 糲
- 粴
- 糎
- 糲
- 綟
- 縭
- 纚
- 縭
- 罹
- 脷
- 艃
- 藶
- 苙
- 茘
- 荔
- 蒞
- 菞
- 蒞
- 蘺
- 蔾
- 藜
- 藶
- 蘺
- 蚸
- 蠣
- 蛠
- 蜊
- 蜧
- 蝷
- 蟍
- 蟸
- 蠇
- 蠡
- 蠣
- 蠫
- 裏
- 裡
- 褵
- 觻
- 詈
- 謧
- 讈
- 貍
- 赲
- 躒
- 躒
- 轢
- 轣
- 轢
- 邐
- 邌
- 邐
- 酈
- 酈
- 醨
- 醴
- 里
- 釐
- 鉝
- 鋫
- 鋰
- 錅
- 鏫
- 鑗
- 鋰
- 隷
- 隸
- 靂
- 靂
- 靋
- 驪
- 鬁
- 鯉
- 鯏
- 鯬
- 鱧
- 鱱
- 鱺
- 鱺
- 鯉
- 鱧
- 鳨
- 鴗
- 鵹
- 鷅
- 鸝
- 鸝
- 麗
- 麜
- 黎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𠃞
- 𠩺
- 𠭰
- 𡳸
- 𡿋
- 𢟤
- 𢤂
- 𣀷
- 𣁟
- 𤛿
- 𤩯
- 𤩰
- 𥝢
- 𦃇
- 𨛋
- 𨛫
- 𨢌
- 𩁟
- 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