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在第11個字的詩句
里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秋入高樓風露涼,疑從月里送清香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戴氏樓名折桂來覓詩賦二十八字
- 今日呼韓朝渭上,如何萬里嫁昭君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詠昭君
- 但得長年飽禾稻,也勝官里厭風波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
- 欣然回首領此意,一息千里聊乘流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阻風潛江以詩禱神
- 樓船東下佽飛集,牙檣十里旌旗紅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癸丑仲冬十日蚤晴從中使過莼湖未幾風雪交往
- 登臨一望莽然平,滄波十里舟可行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翌日晴霽復用韻述所見
- 鼎鼎百年半流落,悠悠萬里益凄涼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游交廣用帳干趙德縱韻
- 滿眼秋風歸未得,卻慚千里話莼羹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喜晴
- 千里望中同夜月,五言城里帶春風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簡蕭東夫
- 應了世間如夢幻,況於酒里得天全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伯兄挽詩
- 痛定還思當痛時,至今夢里猶心惻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成均同舍餞別新安使君徐子宜太丞分韻
- 金鉉政須和鼎實,莫嫌笛里浪驚飛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湯倅梅花韻
- 蒼檜風前應強項,玉梅雪里想精神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有懷南坡蓋雪阻旬日不到
- 杰閣危欄不許尋,境環千里望中臨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曾守譙樓既成邀賓從同登議辟雙門以復舊觀從
- 節愛堂中先遣信,富陽驛里舊吟詩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三十日乃耘老弟生朝余護客舟行高郵道中不勝
- 偶向田頭問小溪,何妨竹里通幽徑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昨日於竹堂后開一逕通南坡甚近從此便於往還
- 遙想漢中雞肋地,未應萬里回金勒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滿江紅·小隊旌旗
- 漫想故人行樂處,水晶宮里醉霞觴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金壇燈市甚盛介卿見招不能往以詩謝之
- 依劉多士愿莫遂,借寇千里嗟無從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莫子漳還朝
- 安得長梯掃氛翳,云漢萬里清光還。 -- 出自宋·游九言·秋雨嘆
- 患難嗟予已素行,今朝灘里挽仍撐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
- 風月滄浪自逐臣,煙波甫里亦遺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
- 一琖華燈直萬錢,誰知下里取薪然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上元口號呈莫令三首
- 試問夢為蝴蝶去,何如萬里沒輕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徐君季純常德教授廨中名一室日如舟取東坡為
- 珍重章泉萬竹雛,護煩鄰里未應蕪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用韻寄孫推官二首
- 懷玉山中舊住人,歲寒庵里坐禪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
- 卯酒不杯扶病起,秋風千里怯衣單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入嚴州界二首
- 已自革堂參句法,更于錦里醉風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陳擇之
- 急送餅芽并致炭,助君灰里撥陰何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帖耆英
- 翱翔蓬蒿豈不適,乃欲萬里勞蜚鳴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徐季純見貽
- 須臾一洗垢且空,漸覺表里俱沖融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負暄久之詩示住庵
- 盡室經年曾未厭,一官千里去難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留別俞孝顯孝揚
- 勸路旁、立馬莫踟躇,是那里唱道秋胡曲。 -- 出自宋·馬子嚴·錦纏道·雨過園林
- 回首瑤池高宴處,桂花香里驂高鶴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滿江紅·露冷天高
- 金鑾殿上一篇頌,沉香亭里行樂詞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謫仙歌
- 今夜東風吹酒醒,明朝萬里騎黃鵠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滿江紅·春入臺門
- 玉女云中應盡去,仙人霧里更重來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許相松挽詞二首
- 上流蜀接更吳通,桑麻滿里炊煙同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方書記兼簡府主
- 柏水為糧處療饑,春江千里正逶迤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章仙姑
- 碧眼真仙,算元住、蓬萊宮里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滿江紅·碧眼真仙
- 白晝春光綠染衣,東風千里掛帆歸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
- 忽認胸中一團氣,一團氣里空無地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偶成
- 山水有情弦未絕,請從千里抱鳴琴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上湖廣總領趙郎中
- 況也來從班馬傍,泛舟千里尚醲香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況子沿檄來歸舟過淮右繡衣左國錄贈行以詩因
- 畏折綿霜已不勝,加工寒里立威棱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和袞子冰詩
- 汴水一灣秋色冷,中原千里暮云低。 -- 出自宋·趙廱·句
- 看即詔還入覲,上鴛行班里。 -- 出自宋·劉仙倫·好事近·春事恰平分
- 遠水拍天迷釣艇,西風萬里入貂裘。 -- 出自宋·劉仙倫·題張仲隆快目樓壁
- 胸次凈無塵一點,亂云堆里聽松風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游靈巖和韻三首
- 湛青陽新沐,人聲澹蕩花里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鶯啼序
“里”同音字
- 離
- 莉
- 離
- 驪
- 荲
- 隸
- 豊
- 蒚
- 砬
- 斄
- 黧
- 櫟
- 櫟
- 屴
- 朸
- 囄
- 麗
- 例
- 俐
- 俚
- 儷
- 傈
- 儮
- 儷
- 凓
- 刕
- 利
- 剓
- 剺
- 劙
- 力
- 勵
- 勵
- 歷
- 厲
- 厘
- 厤
- 厯
- 厲
- 叓
- 吏
- 嚦
- 哩
- 唎
- 唳
- 喱
- 嚟
- 嚦
- 囇
- 壢
- 塛
- 壢
- 娌
- 娳
- 婯
- 嫠
- 孋
- 孷
- 岦
- 峛
- 峢
- 峲
- 巁
- 廲
- 悡
- 悧
- 悷
- 慄
- 戾
- 搮
- 擽
- 攊
- 攦
- 攭
- 暦
- 曆
- 曞
- 李
- 櫪
- 栃
- 栗
- 栛
- 梨
- 梸
- 棃
- 棙
- 樆
- 檪
- 櫔
- 櫪
- 欐
- 欚
- 歴
- 歷
- 瀝
- 沴
- 浬
- 浰
- 涖
- 溧
- 漓
- 澧
- 濿
- 瀝
- 灕
- 爄
- 爏
- 犁
- 犂
- 犡
- 貍
- 猁
- 珕
- 理
- 琍
- 瑮
- 璃
- 瓅
- 瓈
- 瓑
- 瓥
- 甅
- 癘
- 疬
- 痢
- 癘
- 癧
- 皪
- 盠
- 盭
- 睙
- 睝
- 砅
- 礪
- 礫
- 磿
- 礪
- 礫
- 礰
- 禮
- 禮
- 禲
- 秝
- 穲
- 立
- 竰
- 笠
- 筣
- 篥
- 籬
- 籬
- 粒
- 糲
- 粴
- 糎
- 糲
- 綟
- 縭
- 纚
- 縭
- 罹
- 脷
- 艃
- 藶
- 苙
- 茘
- 荔
- 蒞
- 菞
- 蒞
- 蘺
- 蔾
- 藜
- 藶
- 蘺
- 蚸
- 蠣
- 蛠
- 蜊
- 蜧
- 蝷
- 蟍
- 蟸
- 蠇
- 蠡
- 蠣
- 蠫
- 裏
- 裡
- 褵
- 觻
- 詈
- 謧
- 讈
- 貍
- 赲
- 躒
- 躒
- 轢
- 轣
- 轢
- 邐
- 邌
- 邐
- 酈
- 酈
- 醨
- 醴
- 里
- 釐
- 鉝
- 鋫
- 鋰
- 錅
- 鏫
- 鑗
- 鋰
- 隷
- 隸
- 靂
- 靂
- 靋
- 驪
- 鬁
- 鯉
- 鯏
- 鯬
- 鱧
- 鱱
- 鱺
- 鱺
- 鯉
- 鱧
- 鳨
- 鴗
- 鵹
- 鷅
- 鸝
- 鸝
- 麗
- 麜
- 黎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𠃞
- 𠩺
- 𠭰
- 𡳸
- 𡿋
- 𢟤
- 𢤂
- 𣀷
- 𣁟
- 𤛿
- 𤩯
- 𤩰
- 𥝢
- 𦃇
- 𨛋
- 𨛫
- 𨢌
- 𩁟
- 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