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在第3個字的詩句
采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 -- 出自·佚名·采薇
- 愿君采葑菲,無以下體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秦女卷衣
- 汀洲采白蘋,日落江南春。 -- 出自南北·柳惲·江南曲
- 涉江采芙蓉,蘭澤多芳草。 -- 出自兩漢··涉江采芙蓉
- 大嫂采芙蓉,溪湖千萬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湖邊采蓮婦
- “好景采拋詩句里,別愁驅(qū)入酒杯中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郎聽采菱女,一道夜歌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新弦采梨園,古舞嬌吳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
- 所思采芳蘭,欲贈隔荊渚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陳情贈友人
- 提攜采鉛客,結(jié)荷水邊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宿蝦湖 【蝦換魚旁】
- 凝毫采掇花露容,幾年功成奪天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
- 南湖采白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淥水曲
- 昆山采瓊?cè)铩?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十七
- 越客采明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五十六
- 于闐采花人,自言花相似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于闐采花
- 我來采菖蒲,服食可延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嵩山采菖蒲者
- 耶溪采蓮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越女詞其三
- 齊唱采菱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畫堂春·柳花飛處麥搖波
- 可憐采花蜂,清蜜寄兩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
- 有如采樵子,入洞聽琴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一隨采折去,永與江湖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真?zhèn)€、采菱拾翠,但深憐輕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皂羅特髻·采菱拾翠
- 愿公采擷紉幽佩,莫遣孤芳老澗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
- 明年采藥天臺去,更欲題詩滿浙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秀州報本禪院鄉(xiāng)僧文長老方丈
- 蜜蜂采花作黃蠟,取蠟為花亦其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蠟梅一首贈趙景貺(〔一題:次履常蠟梅韻。
- 王孫采地空珪璧,長者芳聲動薜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金沙臺
- 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,所謂伊人,在水之涘[2]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蒹葭
- 采薇采薇,薇亦柔止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薇
- 采薇采薇,薇亦剛止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薇
- 采葑采菲,無以下體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谷風(fēng)
- 于以采蘋[1]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蘋
- 于以采蘩,于沼于沚[1];于以用之,公侯之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蘩
- 于以采蘩,于澗之中;于以用之,公侯之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蘩
- 采菽采菽,筐之莒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菽
- 終朝采綠,不盈一匊,予發(fā)曲局,薄言歸沐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綠
- 終朝采綠,不盈一襜,五日為期,六日不詹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綠
- 薄言采芑,于彼新田,于此菑畝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芑
- 薄言采芑,于彼新田,于此中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芑
- 采苓采苓,首陽之巔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苓
- 采苦采苦,首陽之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苓
- 采葑采葑,首陽之東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苓
- 石間采蕨女,鬻菜輸官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遇
- 志士采紫芝,放歌避戎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園官送菜
- 為官采美箭,五歲供梁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龕
- 須信采菊東籬,高情千載,只有陶彭澤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 重九席上
- 東家采桑婦,雨來苦愁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泥中采菱芡,燒后拾樵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口稱采造家,身屬神策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宿紫閣山北村
- 同時采擇百馀人,零落年深殘此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上陽白發(fā)人-愍怨曠也
- 好去采薇人,終南山正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王處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