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采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身心木雕泥捏,遇千魔、萬難不采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駱先生劉石二先生
- 屈指登高舊節(jié),側耳稱觴新語,采菊舊芳樽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至元戊寅為江西呂道山參政壽
- 會好事者為王氏寫真,末章及采云蕭史臺空,洞天誰是驂鸞伴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么前三字用仄者,見田不伐*嘔集,
- 煉時百火精神透,藏處千年瑩采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佛牙贊
- 君學秋胡不相識,妾亦無心去采桑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雙帶子
- 交游幾處聞捐玦,巖阜何人自采薇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有感
- 尪羸不解少行樂,臥待公來起采薇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武泰節(jié)使歸金陵
- 幸柴車堪駕,何慚韓眾,藥苗可采,長伴龐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馴於蹇驢
- 魯生競起為綿蕝,邶俗誰能不采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季弟韻二十首
- 朱門畫鼓舞宮靴,應笑狂歌似采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和二首
- 遙聞褐吏叩高林,應是雷公催采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晚坐山亭口占
- 九重旰食圖無逸,四塞宵征賦采薇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何特夫見寄
- 卸鞍良久茅檐下,待得巴人樵采歸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過商山
- 詩人公署如山舍,只向階前便采薇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題汝州從事廳
- 又還是、九十春光,誤雙飛蝶,并采游峰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別瑤姬慢/憶瑤姬
- 成都美女白如霜,結伴攜筐去采桑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蠶市
- 清風習習晚香微,坐使詩人賦采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趙積中白蓮三首
- 最高峰頂有人家,冬種蔓菁春采茶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曾為郡職隨分竹,亦作歌詞乞采蓮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平陽寓懷
- 齊童如花解郢曲,起舞激楚歌采蓮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東平蓬萊驛夜宴平盧楊判官醉后贈別姚太守置
- 無才敢更期連茹,有意兼思學采薇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得京中親友書,訝久無音耗,以詩代謝
- 由來那敢議輕肥,散發(fā)行歌自采薇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獻薛仆射
- 淵明歲歲走征途,冷落重陽誰采劚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純甫以予去歲九日赴東陽今年復趨府作菊花問
- 荊江蜀棧聊舒嘯,卷耳思齊正采詩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什邡馬主簿二首
- 山中誰信無寒食,澗上何如且采蘋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鷓鴣天·煙禁荒荒雨濕云
- 牛羊踐履真堪惜,絕恨當年縱采樵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高待制韻登真珠山采白石子
- 老母八十漫嗟予,男女有九賦采綠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王親迎賦此贈行卒間聊遺鄙懷
- 但知后圃多栽橘,何秘陽山獨采苓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(shù)過六根灑然但余素
- 傷心往事君須賦,恐有遒人來采詩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仆讀沈約傳怒其緩頰賣國發(fā)上沖冠然古今人每
- 偎花識面,對月共論心,攜素手,采香游,踏遍西池路。 -- 出自宋·張震·驀山溪·青梅如豆
- 望中未是湖州境,便有吳歌唱采蓮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送趙君十絕
- 金闕栽培端正色,全勝東籬風采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念奴嬌·楚天霜曉
- 子云亦號知書者,猶把商山作采榮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知常德袁尊固監(jiān)丞送別四詩
- 喧闐笳鼓動地歸,重把功名光采石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餞高紫微視師黃岡
- 平山柳絮隨絲轡,新水桃共颺采船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楊州宴交代丘總領樂語口號
- 攬玉壺英氣,鍾為人物,銀河精采,融作文章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沁園春·一葉新涼
- 武陵溪邊翁好漁,笭箵釣車日采魚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桃源行
- 秦鸞舊曲無心理,憶年時、相傍采桑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戀繡衾
- 又不見石室山中一局棋,有誰采樵不知歸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汾陽徐祥英還家
- 蛛因門閉牢穿綱,鵲悟枝乾自采薪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題靜軒
- 書生武夷客,偶此來海堧,使者采風謠,詩歌寓惓惓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致用院李同知論海舶
- 湘妃有淚能斑竹,周士無心戀采薇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王清之
- 清時乘障姑緩帶,試問澆瓜兼采桑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吳司令知金州
- 本來若愛黃金好,不肯攜籠更采桑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采桑婦
- 甘貧只擬長緘酒,忍病猶期強采花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長安春望
- 最嫌神女來行雨,愛伴西施去采香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蝴蝶二首
- 密行碧水澄涵月,澀滯輕橈去采蘋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萍
- (《贈鞏言光》)菱葉乍翻人采后,芰荷初沒舸行時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(lián)句
- 瀑布西行過石橋,黃精采根還采苗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妙樂觀(一作題王喬觀傳傅道士所居)
- 瀑布西行過石橋,黃精采根還采苗。 -- 出自唐·護國·題醴陵玉仙觀歌(一作靈一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