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在第11個字的詩句
都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擊短扶長,曲邀橫結,為問都能幾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自述呈知己時有小言
- 中原幾許奇才,乾坤一擔都擔起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為何相壽
- 濟時人物,天公又早,安排都了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送侍御安公陜西行臺,用馬西麓韻
- 枕上十年事,江南二老憂,都到心頭。 -- 出自元·徐再思·水仙子·一聲梧葉一聲秋
- 又疑西王開月圃,白云仙都紫云府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華清宮詞
- 臺階抽得冒榮身,且喜西都見故人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資政吳育侍郎見贈
- 欲知傳誦人多少,正似三都紙貴年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吳侍郎惠詩
- 經年掩臥席凝塵,載喜西都接賦賓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趙奉禮見過
- 五州追牛十縣丁,載送上都天子怡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南山贈孫明復先生
- 書憑去雁雖無便,路出名都亦有緣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將至南都途中感舊二首寄錢穆父
- 誰知懸腕與臥筆,如用大都留此心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十八
- 誰知懸腕與臥筆,如用大都留此心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
- 元陽詔墨動天霞,喜到東都處士家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又寄徐徑畈吏部
- 樓中圖史澹爐墨,中有成都較藝文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寄題巖經樓
- 主父變服強公叔,魏武遷都違眾臣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燕城讀史
- 一絲千古經綸在,不為東都二百年。 -- 出自宋·艾可翁·釣臺
- 頗疑碧落在步履,廣寒清都相與鄰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秋夜對月
- 雁飛玉寒無多地,人望神都正倚樓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經父云自到京止得一書頗懷憂想因寄
- 就蠙飽飼十年肉,要與郅都同一考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鷙禽行(弘治癸丑)
- 何年白日騎鸞鶴,踏碎天都峰上云。 -- 出自明·羅洪先·游黃山題湯院壁
- 廬山霧景難描,影機畫筆都無濟。 -- 出自·葉圣陶·水龍吟.廬山霧
- 臨江發兵二十萬,直指幽都驅犬羊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功臣廟下作
- 登樓北望空蒙間,正距皇都三百里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拱北樓(在天津城上,劉憲副所建)
- 誰知煙水清溪曲,只在天都紫陌西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海淀李戚畹園四首
- 未驂軒后浮丘駕,已見天都石柱峰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登上嶺游黃山
- 文高千丈云霞彩,賦敵三都鼓吹音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寄李惟肖
- 禪床靜數愔愔息,身在清都最上頭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題羅浮山中閣
- 尚思下惠甘三黜,肯向新都羨五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方仲和信州學正二首
- 長安應制住紅樓,浪惹玄都紫陌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
- 嗚呼甚矣吾衰矣,郁郁都都焉雄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寒山拾得畫像
- 含章遺跡杳難詳,漢苑唐都更可傷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詔恩分務許優閑,肯借留都猙豸冠。 -- 出自宋·馮平·睢陽五老會詩
- 張中孚,張中彥,江南塞北都行遍,教我如何做列傳。 -- 出自宋·郭奕·詠張中孚兄弟
- 去城十里蔚山川,欲界仙都自古傳。 -- 出自宋·韓松·游洞霄
- 惜回長夜鈞天夢,歸侍仙都泰帝游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挽仁宗皇宗詞
- 岧峣臺岳鎮東陬,地近行都委寄優。 -- 出自宋·李長民·送張師言知臺州二首
- 雖聞西蜀題橋去,未放東都走馬來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用周作韻送范忱舉歸
- 流年次第新,回思舊來事,都似夢中人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次韻陳殿丞除夜感懷
- 此翁只識孤山路,不識玄都觀里花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看梅
- 就中此地尤難得,惱殺東都白侍郎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所苦之中無以遣悶更堤題新竹別獻五章幸賜披
- 昭然莫向穹蒼覓,帝所清都在目前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和王龜齡不欺堂二首
- 明日冠裳好妝束,白晝通都人面目。 -- 出自宋·劉鏜·觀儺
- 九皋明月夜,跨一鶴赴仙都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減字木蘭花慢 滕王閣
- 九關深處鎖仙家,縹緲清都定不遐。 -- 出自宋·倪允文·大滌洞天留題
- 積年欣慕逸群才,今日皇都喜重陪。 -- 出自宋·潘及甫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小臣不死留雙眼,東向行都望六師。 -- 出自宋·區仕衡·讀景炎福州詔書
- 開口錯,合口錯,眼與鼻孔都拈卻。 -- 出自宋·釋本逸·偈三首
- 莫求真,休覓假,真假中間都放下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參玄歌
- 率陀天上翻筋斗,酆畢羅都汩{左石右侖}眠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頌古四十五首
- 靈云老幾曾夢見,道得底都是脫空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