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在第11個字的詩句
都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誰將萬斛金蓮子,撤向星都五夜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上元
- 想尊空北海,詩成東閣,這都是、歡娛處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水龍吟·花驄柳外頻嘶
- 好是春光秋色,天工巧處,都上花枝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玉蝴蝶·好是春光秋色
- 篆刻鼎彝將遍,整頓乾坤都了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喜遷鶯·臘殘春早
- 紫囊歸去,綠野閑來,青氈都未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燭影搖紅·千載風云
- 何況如今,離思難禁,俊才都減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三姝媚
- 花不能言應有恨,恨十分、都被春風誤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賀新郎·碧浪搖春渚
- 秦關汴水經行地,想登臨、都付新詩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高陽臺 送陳君衡被召
- 夢回故國,酒前風味,一笑都還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雨中花 仆將以窮臘去汴,平生親友,零落殆
- 回頭錯,閑中風味,一笑覺都還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滿庭芳 齋居有感,繼遁庵兄韻
- 玉清久入衙城洞,莫遣成都賣卜知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東逾弱水赤流深,夜得桃都息羽旌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楚殿煙微,湘潭月冷,料得都攀折。 -- 出自明·陳子龍·念奴嬌 春雪詠蘭
- 人來寄與菖蒲葉,說是成都造紙家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竹枝詞十二首
- 常聞荊渚通侯論,果遂吳都使者傳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賀行軍太傅得白氏東林集
- 臺高地迥出天半,瞭見皇都十里春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句
- 卻將半暗塵沙眼,去看東都御柳風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戊戌清明在吳去春閱武于河朔今被召參貳大農
- 無勞青史夸京兆,今代成都有趙張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張龍圖赴益州
- 醮壇高倚碧天開,中有清都白玉臺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資中八首
- 為公著意收詩稿,傳與中都萬口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王帥韻后詩呈葉教授
- 平時野飯與巖棲,忽向皇都作住持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凈慈主人五首
- 不禁中酒情懷,愛閑懊惱,都忘卻、舊題詩處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祝英臺近·海棠開
- 太始遺音,元和新樣,到了都難說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百字令/念奴嬌
- 馬上愁思,江邊怨感,分明都向曲中傳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綠頭鴨/多麗
- 親將圣主如絲語,傳與陪都振鷺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鷓鴣天·茜霧紅云捧建章
- 囊封初上九重關,是日清都虎豹閑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
- 吾儕跛鱉望千里,安得遠都如歷塊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懷安光孝寺觀空軒遺圓長老
- 斷腸曲曲屏山,溫溫沉水,都是舊、看承人處。 -- 出自·吳淑姬1·祝英臺近·粉痕銷
- 男兒此事,莫待鬢絲棼,漢都護,萬年觴,玉殿春風早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驀山溪·雕弓繡帽
- 殘月朦朧,寒雨蕭蕭,有血都成淚。 -- 出自宋·董穎·薄媚 西子詞
- 下帷聞說盡英奇,賦就三都墨未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楊了廓解元
- 同朝不復舊交游,留滯行都歲兩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寄山中友
- 當涂連歲看燒燈,又見洪都爛滿城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元夕有感
- 英姿雅望,凜凜玉立冠中都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水調歌頭·漢代李元禮
- 論如過秦有古意,賦擬兩都多杰句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比觀仲結諸公課會皆勍敵也行就舉南宮作此贈
- 翰林萬丈光常在,著作三都賦蚤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趙太中覓詩
- 共推蠟屐亭前女,雅稱玄都觀里人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詩悼劉夫人
- 著意暈粉饒酥,韻多香剩,都與群花別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·念奴嬌·洛妃漢女
- 醉態天真,半羞微斂,未肯都開了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·念奴嬌·湖山照影
- 夕照千峰互見,晴空萬象都還。 -- 出自宋·梁安世·西江月·南國秋光過二
- 托根底事在幽谷,要伴清都山水郎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次李提舉桂花韻
- 貪引游蜂舞蝶,幾多春事都休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朝中措·東君著意在枝頭
- 何如新樣龍山種,卻在京都占早開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萬舍人折贈蠟梅韻
- 定知謫墮萬玉妃,紫府清都削名籍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大雪不止再交前
- 便做錦書難寫恨,奈菱花、都見人憔悴。 -- 出自宋·韓玉·賀新郎·柳外鶯聲碎
- 逢人欲問成都事,見說成都信便回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劉正之少陵像二首
- 涪翁逍遙果安在,玉局清都今何如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宿清都觀
- 卻憐二士空齊魯,不及西都講盛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陳嚴二君頻送蠟梅因以成詠
- 東君直是多情,好花一夜都開盡。 -- 出自宋·馬子嚴·水龍吟·東君直是多情
- 彈壓煙光三萬頃,誰識清都仙伯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念奴嬌·杏花楊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