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在第2個字的詩句
郡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漢郡三十六,郁林東南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竇中丞晚入容江作
- 遠郡多暇日,有詩訪禪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
- 佐郡已三載,豈能長后時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虢州送鄭興宗弟歸扶風別廬
- 佐郡竟何成,自悲徒碌碌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郡齋閑坐
- 為郡豈淹旬,政成應未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顏平原
- 蜀郡路漫漫,梁州過七盤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醴泉東谿送程皓、元鏡微入蜀(得寒字)
- 古郡誰云亳陋邦,我來仍值歲豐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戲書示黎教授
- 入郡腰恒折,逢人手盡叉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,奉寄澧州
- 上郡隱黃云,天山吹白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邊笳曲
- 代郡嘶金勒,梵聲悲鏡臺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詠春幡
- 上郡歸來夢,那知錦字詩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詠寒宵
- 為郡良優優,乏才止循循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酬葉道卿學士見寄
- 十郡甘棠歌未歇,一方流馬路初開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江南運使張傅度支
- 山郡多暇日,社時放吏歸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社日
- 作郡才佳政,留中即好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張欽夫二首
- 同郡同年總八人,七人零落一人存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梳頭有感二首
- 九郡報來都雨足,插秧收麥喜村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復日雜興
- 南郡傳紗帳,東方讓錦袍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
- 南郡生徒辭絳帳,東山妓樂擁油旌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奉和滎陽公離筵作
- 六郡良家子,三輔弛刑徒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出塞·烽火照玄菟
- 吳郡陸機稱地主,錢塘蘇小是鄉親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王少府歸杭州
- 蜀郡靈槎轉,豐城寶劍新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星
- 六郡良家最少年,戎裝駿馬照山川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浣溪沙
- 劇郡思賢牧,名曹失望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李郎中挽詞二首
- 七郡雙旌貴,人皆不憶回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鄭權尚書南海
- 江郡遷移猶遠地,仙官榮寵是分司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寄分司張郎中
- 四郡三十城,不知歲饑兇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董公詩
- 為郡暫辭雙鳳闕,全家遠過九龍灘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汀州源使君
- 佐郡愧頑疏,殊方親里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包諫議佶見寄之什
- 列郡專城分國憂,彤幨皂蓋古諸侯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崔使君赴壽州
- 遠郡臥殘疾,涼氣滿西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別李儋
- 守郡臥秋閣,四面盡荒山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簡郡中諸生
- 理郡無異政,所憂在素餐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
- 到郡方逾月,終朝理亂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始至郡
- 為郡訪凋瘵,守程難損益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郡樓春燕
- 守郡猶羈寓,無以慰嘉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王郎中
- 山郡多風雨,西樓更蕭條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中弟(一作送崔肅懿)
- 列郡何足數,趨拜等卑寮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廣陵行
- 魏郡十萬家,歌鐘喧里閭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虞城劉明府謁魏郡苗太守
- 古郡三刀夜,春橋萬里心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
- 古郡近南徐,關河萬里余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宋州田中丞
- 江郡梅李白,士女嬉城闕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二月二日曉夢會于廬陵西齋作寄陳適用
- 南郡迎徐子,臨川謁謝公。 -- 出自唐·張繼·送竇十九判官使江南
- 罷郡來清潁,微官憶宛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呂司空挽詞三首
- 得郡迎親愿不違,書來無復寄當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宋構朝請歸守彭城
- 南郡城南獨何者,平地生長殊不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息壤
- 五郡樹佳政,諸公交薦章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黎明府見示令叔顯謨開國墓志求詩為賦三首
- 東郡雨不歇,西湖水亦高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大機上白云 其二
- 罷郡紫泥催向闕,過江紅旆引還家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陳郎中還京兼過九江新宅
- 為郡天涯亦瀟灑,莫嗟流落鬢毛斑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鳳池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