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9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三吳行盡千山水,猶道桐廬更清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江公著知吉州
- 更將嘲笑調朋友,人道彌猴騎土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梅圣俞詩集中有毛長官者今于潛令國華也圣俞
- 洞中陳跡今如掃,斯道何曾損一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治易洞
- 挺然直節庇峨岷,謀道従來不計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陸龍圖詵挽詞
- 清詩不敢私囊篋,人道黃門有父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寶云寺,得唐彥猷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晝一
- 眾謂元德秀,自稱陽道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陽行先?用郁孤臺韻?
- 去年相従殊未足,問道已許談其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劉孝叔
- 鄧道士守安,山中有道者也,嘗于庵前見其足跡長二尺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鄧道士(并引)
- 誕后稷之穡,有相之道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生民
- 綿蠻黃鳥,止于丘阿,道之去遠,我勞如何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綿蠻
- 黃洋界上炮聲隆,報道敵軍宵遁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西江月·井岡山
- 空夢長安,認取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蝶戀花·永夜懨懨歡意少
- 莫恨香消雪減,須信道、掃跡情留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滿庭芳·小閣藏春
- 嗚呼!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后尊,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
- 渡頭翠柳艷明眉,爭道朱蹄驕嚙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清明
- 問之不肯道姓名,但道困苦乞為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哀王孫
- 不知何國致白環,復道諸山得銀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洗兵馬
- 閭里送我行,親戚擁道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后出塞五首
- 楓林橘樹丹青合,復道重樓錦繡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州歌十絕句
- 洛陽宮殿化為烽,休道秦關百二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諸將五首
- 且復戀良友,握手步道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
- 細泉兼輕冰,沮洳棧道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龍門鎮
- 細看六印帶官字,眾道三軍遺路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瘦馬行
- 李侯重有此節度,人道我卿絕世無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戲作花卿歌
- 孝理敦國政,神凝推道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
- 高視收人表,虛心味道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
- 早春重引江湖興,直道無憂行路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人日兩篇
- 遇害陳公殞,于今蜀道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梓州李使君之任
- 驊騮事天子,辛苦在道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高司直尋封閬州
- 斯人脫身來,豈非吾道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蘇四徯
- 田舍清江曲,柴門古道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田舍
- 其毒甚蜂蠆,其多彌道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除草
- 秦中驛使無消息,蜀道兵戈有是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黃草
- 莫愁劍閣終堪據,聞道松州已被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黃草
- 但恐誅求不改轍,聞道嬖孽能全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釋悶
- 魯門鶢鶋亦蹭蹬,聞道如今猶避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鳧行
- 正解柴桑纜,仍看蜀道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晉肅入蜀,余下沔鄂
- 衡岳啼猿里,巴州鳥道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岳州賈司馬六丈、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
- 不見故人十年馀,不道故人無素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岑嘉州(州據蜀江外)
- 不但時人惜,只應吾道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漢中王手札報韋侍御、蕭尊師亡
- 當時一識和羹味,便道為霖消息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漠漠輕□撥不開
- 菱花照面須頻記,曾道偏宜淺畫眉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一夜清霜變鬢絲
- 甚東山何事,當時也道,為蒼生起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·老來曾識淵明
- 云何相遇酒邊時,卻道達人須飲滿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·少年才把笙歌
- 七十古來稀,人人都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感皇恩·七十古來稀
- 蓬萊枉覓瑤池路,不道人間有幔亭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游武夷,作棹歌呈晦翁十首
- 為沽美酒,過溪來、誰道幽人難致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 和趙國興知錄韻
- 誰能頭白勞心力,人道無才也是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詠
- 山果不識名,離離夾道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習隱將時背,干名與道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