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道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天闕星河近,關(guān)山道路長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自崔鎮(zhèn)至濟(jì)州人情風(fēng)俗可嘆三十韻
- 眼底紛紛涸轍魚,道人遇地即安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恢長老
- 挺挺張公子,桓桓道氣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憶張彥威御史
- 公昔新著進(jìn)士衫,道酣氣岸清且髯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沙德潤之焉城
- 履屐無根著家巷,道梁適楚猶吾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晚出江城聞角
- 步穿僧徑出,肩搭道衣歸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山小隱
- 名緣未出知誰異,道為深窮卻自難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陳縱之無為軍
- 放口從衷出,復(fù)說道義方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承明動(dòng)鄉(xiāng)思,歲久道苦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和貢甫送元考元考不至
- 丹樓倚碧殿,夐出道安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谷隱寺
- 靜宜人事拙,閑覺道腴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鄆州邵資政蒙問敝邑山水之景,見索新詩,
- 管取沒人嫌,便總道、先生俏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憶帝京·元來老子曾垂教
- 媒衒士所恥,慈儉道所尊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自誡
- 乃知不平者,矯世道終孤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效陳拾遺子昂感遇二首
- 殷勤不為學(xué)燒金,道侶惟應(yīng)識(shí)此心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送道者二首
- 閑知有味心難肯,道貴謀安跡易平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書懷
- 此時(shí)松與柏,不及道傍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游
- 學(xué)古功時(shí)敏,鉤深道日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英宗皇帝挽歌辭三首
- 角機(jī)身未保,好直道先孤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歸田詩
- 南榮卮酒罷,君返道東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風(fēng)雪數(shù)日不見叔度晚約公明共詣之
- 莫嘆科名晚,惟憂道誼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亨杞下第作詩示之
- 明珠翠羽已成塵,道上行人幾番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憶同尋上陽故宮路
- 煙深草青游人少,道路苦無車馬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舍會(huì)飲金明沼上書事
- 春色迎饒吹,應(yīng)忘道路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劉觀察知洺州
- 素卷書名,赤松游道,飆馭云軿仙可期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沁園春·心膂良臣
- 細(xì)看諸處好,人人道,柳腰身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醉垂鞭·雙蝶繡羅裙
- 顏貌只如三二十,道年三百亦藏年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寄玄陽先生
- 攜壺重來巖下宿,道人已約山櫻紅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游黃華山
- 細(xì)看詩中元鼎,似道區(qū)區(qū)東井,冠帶事昆丘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(diào)歌頭 庚辰六月,游玉華谷,回過少姨廟
- 料只為三年,長安道上,來與浣塵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正月二十七日,予與希顏陪馮內(nèi)翰丈
- 逶迤勢(shì)已久,骨鯁道斯窮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吾聞西方化,清凈道彌敦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驚睡覺,笑呵呵,長道人生能幾何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天仙子·深夜歸來長酩酊
- 猿在嶺頭聲未斷,道人月下伴云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山居五首
- 些兒餿飯冷熟水,道我孤寒玷辱伊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倚門眼看鼻,頻頻道且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若夫世間人,豈知道義堅(jiān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風(fēng)變
- 寒甚酒無力,閑多道有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冬日同王茂翁聯(lián)句二首
- 水深蟾不設(shè),長伴道人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桐柏觀
- 那知天可階,是蓋道在邇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偶然氣分頗相同,道院新移喜畢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陪莊歲寒夜坐小酌
- 行色已如天色好,道情不與世情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醉中賦別
- 誼與云天高也薄,道於泰華重邪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景泰山送友人
- 前年仙師寄書歸,道我有名在金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燈紅吐出玉蟲巧,道人大嘯拍床吼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夜宴清勝軒醉吟呈倪梅窗吳道士隱南
- 蓬萊山上神仙翁,道貌挺挺喬如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(zèng)城西謝知堂
- 有人更問如何,向道劍去久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鄭天谷寫神隨喜說偈
- 仙人卓劍降魑魅,道士書符禁獝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
- 吾儕幸味苦,得似道旁李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得水字
- 頭白居人隨意指,道斜陽邊是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汴京訪李師師故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