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7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有詔帥夔門,引道不淹宿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侍御王公去饒饒之士民數千萬人遮道攀轅又相
- 攀轅人填咽,遮道車擊轂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侍御王公去饒饒之士民數千萬人遮道攀轅又相
- 傍云開廣殿,夾道蔭長松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隱靜寺
- 便欲扁舟訪安道,不堪山驛水程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季直弟春日雪
- 象翁百世師,此道揭日月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江東巡部紀行
- 平易無他事,大道本自然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贈單判官秩滿言歸
- 贊畫得佽助,直道無盤旋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贈單判官秩滿言歸
- 胸中三景軸,與道相因緣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至游堂二首
- 天下有至游,得道有至賢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至游堂二首
- 公朝勤恤隱,吾道足親民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孟子開宰余杭二首
- 區區美眾口,于道竟何用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沈德遠守衢州用林子長通判送行韻
- 共慶兩蘇離蜀道,從今二宋到神京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惠補之昆仲秋試
- 林深暝巖穴,一道寒泉濺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峽中瀑布泉
- 相期在不朽,與道為郛郭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路德章芾三首
- 已私未克欲求道,窺見一二皆童觀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題吳參議達觀齋
- 君今宰壯縣,便道理舟楫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趙冶晦之
- 矧惟君子學,吾道深而宏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題習齋
- 帝觀若險隘,中道本宏裕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游寶方山
- 元樞扶日上黃道,指顧宗社磐石安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挽丞相忠定公
- 是物有廢興,唯道無本末。 -- 出自宋·臧奎·夏夜與魏野陳越會宿河亭聯句三十韻
- 何日五丁開故道,關河北望可沾襟。 -- 出自宋·曾黯·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無人煙云是四川赴汴都大
- 圣賢可與知者道,麟鳳豈在山中游。 -- 出自宋·曾澈·九齡行
- 已主謝公為北道,更依華子作西鄰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紅泉精舍
- 未促相如歸蜀道,翻令汲黯去淮陽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送真泉州
- 棲遲竹林下,明道善其躬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有懷
- 不如守貧賤,履道常坦如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有感
- 秋清歲即晚,吾道終何成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秋至
- 拍手向他賓從道,使君未老莫扶持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蓬萊閣醉歸
- 如何夫子言天道,肯把文章兩處分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荊棘頓披除,大道何其廣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擬歸田園
- 但辦不已心,此道誰云遠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次陳一鶚韻
- 此生吾自斷,天道自難料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七月十二日偶成
- 芳姿香可人,剛道六郎似。 -- 出自宋·張怡然·荷花
- 去去不復返,古道生秋草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古別離
- 我有所思在遠道,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山之高三章
- 山勢北來連鳥道,水聲東去作龍吟。 -- 出自宋·張瓚·武侯祠
- 形影寄孤舟,吾道成鴂舌。 -- 出自宋·張中行·漂泊岳陽泛舟洞庭晚君山與丁聯句
- 至哉子朱子,講道于考亭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家庭師友尊明道,古史文章逼老蘇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挽李梅邊
- 從此已知身即道,便便熟路駕輕車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潔·讀書趣
- 恭惟坡仙翁,學道老不已。 -- 出自宋·趙觀復·大滌洞天留題
- 一庭看曳練,十道趣宣麻。 -- 出自宋·趙普·雪中駕幸敝廬恭紀
- 不經覓舉難,不道覓舉易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簡陸少監
- 磽田歲少登,孔道楮常賤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環碧園餞信守趙蘭皋分韻得燕字
- 翠鳳婀娜竹夾道,蒼龍偃蹇松當關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游石窗
- 此身出處無非道,尤世誰知一寸心。 -- 出自宋·趙希融·賦玉巖
- 珍重山間翁,抱道庸自玉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贈徐樵隱
- 羲皇世遠矣,圣道久粃糠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讀靖節集
- 暇日推吏案,呵道穿僧門。 -- 出自宋·趙政夫·妙峰亭
- 太初非有祈,至道本無聲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真宗奉圣祖玉清昭應宮十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