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7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汝南丐題品,有道定人倫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余臥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下特見
- 萬緣自我空,至道非外勗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季秋曉出題出光寺
- 郵通五尺秦人道,吏擁雙朱漢守轓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職方齊員外
- 爭奈詔書催上道,談犀從此日生塵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資政吳育侍郎見贈
- 層樓移旦闕,複道借星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都下燈夕
- 使軺結轍橫周道,鄉木交陰憶漢枌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宮保龐丞相以詩二首見寄次韻和答
- 豈無舟楫利,枉道非所從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湖鄉檢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對望郛郭
- 為要澄清歸治道,不辭艱險表忠誠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題庾嶺三亭詩·叱馭樓
- 蜀山險可升,蜀道高可緣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蜀道自勉
- 沿波窮其源,與道相汪涯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讀韓文
- 不然尋九河,故道皆歷歷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河決
- 先生服仁義,懷道輕爵祿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密直杜公作鎮于魏天章李公領使于魏明復先生
- 昔日到汶上,熙道始相見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明復道
- 尊之如韓孟,與道作藩翰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明復道
- 其流雖涓涓,可道為江沱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弟會等
- 澆風與世薄,古道于時疏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雷澤張從道
- 二十二馀程鳥道,一千一百里江聲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柳池驛中作
- 相看時一醉,誰道小官卑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署中新栽竹
- 興山在何處,蜀道難且長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送同年張明遠之興州掾
- 瀧江入地瀉,棧道出云行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辰州
- 瑤池侍女雙成道,遺下群仙聚影圖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賓州仙影山
- 曾著文章原大道,獨推性命濟群生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宿永安方丈書呈東山禪師
- 秦槌不敢贈,孔道以相告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范少約二首
- 書生無炎涼,市道有贏詘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謝王粟秀才四首
- 諸生望模楷,吾道倚權衡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挽荊南師張左司詩
- 諸生腳跡不足道,大庇四海安元元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
- 又見伏符明漢道,曾傷小雅詠周微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田將仕年八十八歲作詩自喜三首
- 山行水宿似有道,或者疑是唐天師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都下次韻酬松陽葉叔文
- 看上扶搖龍尾道,曼聲傳唱繞周廬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六弟生日
- 誤恩叨給札,假道愜登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
- 誰報玉皇香案道,早將關放石渠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前韻謝王主簿二首
- 不嗔舞地小,但道暮山多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二十九日道中次韻酬寄羅鄂州
- 秦川列冠蓋,蜀道羅旌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
- 金戈鐵馬宮前道,龍旗未卷君王老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夔州永安宮詞
- 天資誠美矣,師道可無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盧似之從道子行
- 縉紳欲辭罪,世道終安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涉漢至隆中有感
- 棧踏曾云歸蜀道,船欺急淖下瞿堆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張晉用晦自西和州來歸
- 千載得斯人,此道有郛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重九
- 誰教婺女星知道,一夜才先照畫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方太君生朝四首
- 只看他日說,謾道此時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周明叔人陳運使東歸得字
- 向來小學師,此道渠得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小潏
- 富貴功名何足道,先生有道出羲皇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輯句招王國正四首
- 俗人不識莫與道,總在空蒙蒼莽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題瀟湘齋雨圖
- 長年夸好手,不道客心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自黃州赤壁拋過三江口危甚
- 至人御世用常道,飛升輕舉安足論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
- 子踏白云來問道,我垂華發自生輝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呂道師還天臺山
- 壺公觀中路,聞道接天津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楊道士歸蔡州
- 小年輕別廬山道,林下微吟夜更幽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墨君十詠·藏巖
- 年來頗學方仙道,拔宅他時從我無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雞
- 傳自孔門皆一道,稽諸說命合三篇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賀師垣賜御書一德格天之閣牌并鍍金器皿青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