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道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區(qū)區(qū)論報(bào)未足道,此段徒能戲兒女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文南朱使君葬其故人鈐兵李侯士大夫高其風(fēng)義
- 故知多憶橫門道,定厭青絲久絡(luò)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七夕馬逸已而獲之
- 已覺重行非故道,只應(yīng)無恙是青山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水后過淮安金堂皆非舊路
- 公方攬轡使一道,百吏毛寒頸仍縮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王總卿
- 相逢恨晚,人誰道、早有輕離輕折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念奴嬌·相逢恨晚
- 個(gè)中有景君能道,添入三賢詩句中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張倅湖上十絕
- 便欲棄家來學(xué)道,不須航海去求仙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賦蓮城堂
- 桐廬陳使君,理道蠲煩苛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賦桐廬陳守瑞粟圖
- 愿言養(yǎng)宏博,吾道終當(dāng)通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黃正言為邑宰累罷郡送行
- 巧拙不必問,天道自平夷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禍福
- 壺山柏木不足道,康干節(jié)理由人為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松石歌壽皇太子殿下
- 簞瓢顏不臞,樂道固無憂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野居
- 理宜得敗亡,此道天所疾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詠蠶
- 游女人人爭(zhēng)唱道,緩緩踏青阡陌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念奴嬌·郊原浩蕩
- 帝里皇都人共道,好個(gè)前時(shí)春色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念奴嬌·陽春布暖
- 明暗若從來,且道來從甚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卜算子·睡覺五更鐘
- 分明水墨山陰道,只欠冰谿雪月光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鷓鴣天·十月南閩未有霜
- 自慚遮日長安道,深愧漁蓑浪漫身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和人松江
- 我亦乘閒聊問道,安能遺世學(xué)瞿曇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贈(zèng)妙源
- 煨芋擁爐談妙道,階梯佛祖直須超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宿天寧示{左忄右度}老
- 先圣有遺訓(xùn),憂道不憂貧。 -- 出自宋·黃銖·句
- 往事千端,都笑道、衰翁宦拙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滿江紅·往事千端
- 萬事要求須有道,何由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南鄉(xiāng)子·斗笠棹邊舟
- 向來鬧市難行道,今日人天聽說禪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一老住廬山歸宗
- 以其所以養(yǎng),孝道亦何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攻媿齋
- 誅鋤荊棘窮鳥道,欲進(jìn)不得意愈堅(jiān)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
- 今朝更踏山陰道,卻向云間認(rèn)八松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山陰道中
- 憂時(shí)見顏色,樂道竟丘園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袁府君挽詞
- 用智正惡鑿,大道本自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從子沆宰鄖鄉(xiāng)
- 於潛今畿邑,蜀道萬里通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姜子謙丞於潛
- 豈惟我惜別,行道情苒荏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林叔推官分韻得錦字
- 板輿臨穴處,行道亦興悲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縣尉挽詞
- 不知幾出橫門道,雙立柳下青陰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再題行看子
- 敏士自文雅,習(xí)道本因輔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贈(zèng)相手文李道人
- 登山攜翠袖,喝道屏銀檛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陪沈虞卿使君游錢園
- 詩盟添予會(huì),弈道從君爭(zhēng)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青林
- 大抵浮榮何足道,生理何曾得自全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適齋慕香山之高續(xù)達(dá)哉行集香山詩句次韻
- 連年事如許,天道杳難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通判挽詞
- 浮生成夢(mèng)覺,吾道竟何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陸郎中挽詞
- 敬姜嗟哭子,伯道痛無兒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商侍郎挽詞
- 瀛壖迂使節(jié),蜀道送行軒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丘文定公挽詞
- 尊前翠眉環(huán)唱,道新腔字穩(wěn),花折聲圓。 -- 出自宋·傅大詢·錦堂春/錦堂春慢
- 風(fēng)波險(xiǎn)阻厭蜀道,恨不澤國歸垂綸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湯無邪
- 只知世可行吾道,其奈天將喪此文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武宣教徯四首
- 升沈百辟方公道,扶植斯文要眾賢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宋伯華趨朝用川字衫字韻作二詩送之
- 橫流一旦復(fù)故道,精意要與神明通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
- 樂道喜陪今漫道,高文誰與共論文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諳宣教秉二首
- 馴轅妥策服黃道,御輿君子何其安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再酬湯無邪
- 回頭泣向兒童道,重見甘棠舊子孫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舊友家睹書劄感成
- 萃耕渭釣人,樂道貴自得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夜坐觀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