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7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時逢蜀僧說,或道近游黔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貫休
- 近聞為古律,雅道更重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武陵微上人
- 已覺愛來多廢道,可堪傳去更沽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敘懷寄高推官
- 寄向東溪老樵道,莫催丹桂博青錢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溪居寓言
- 辯鼎上人方話道,臥龍丞相忽追兵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峴山道人
- 相思何以寄,吾道本空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江居耿處士
- 何人更墮淚,此道亦殊時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讀峴山碑
- 見似不見,是何道理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別來三得書,書道違離久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寄男抱孫
- 我年過顏子,敢道不自強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冬行三首
- 千災萬怪天南道,猩猩鸚鵡皆人言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寄蕭二十三慶中
- 浮云遮卻陽關(guān)道,向晚誰知妾懷抱。 -- 出自唐·劉氏云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有所思
- 車馳馬走咸陽道,石家舊宅空荒草。 -- 出自唐·莊南杰·雜曲歌辭·傷歌行
- 鐵嶺探人迷鳥道,陰山飛將濕貂裘。 -- 出自唐·翁綬·橫吹曲辭·雨雪曲
- 高甍通散騎,復道駕蓬萊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中書寓直詠雨簡褚起居上官學士
- 歲歲年年奔遠道,朝朝暮暮催疲老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羸駿篇
- 東山有謝安,枉道降鳴鑾。 -- 出自唐·劉憲·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
- 蔽山張旗鼓,間道潛鋒鏑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塞垣行(一作崔融詩)
- 科斗連營太原道,魚麗合陣武威川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大漠行(一作胡皓詩)
- 權(quán)門多見薄,吾道豈終行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春日閑居
- 俗徒欺合得,吾道死終新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李殷游京西
- 上僚如報國,公道豈無人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春早選寓長安二首
- 豈伊逢世運,天道亮云云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傷時二首(一作宋郊)
- 飛梁架絕嶺,棧道接危巒。 -- 出自唐·張文琮·相和歌辭·蜀道難
- 沙塵朝蔽日,失道還相遇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擬古
- 金臺隱隱陵黃道,玉輦亭亭下絳雰。 -- 出自唐·閻朝隱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羊馳馬走塵滿道,郡邸封章開建章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金井歌
- 重廣開環(huán)堵,至道軼金籝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賦禮記
- 楊柳逶迤愁遠道,鷓鴣啁哳怨南枝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傷春贈遠
- 遙知抵掌論皇道,時復吟詩向白云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得柳員外書封寄近詩書中兼報新主行營兵馬因
- 受恩忘險艱,不道歧路長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送相里郎中赴江西
- 離憂未易銷,莫道樽酒賢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下弋陽江舟中代書寄裴侍御
- 別離動經(jīng)年,莫道分首易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酬梁二十宋中所贈兼留別梁少府
- 少年當效用,遠道豈辭艱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送陽翟張主簿之任
- 相逢絳闕下,應道軒車遲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、賈至
- 不緣人不用,始道靜勝忙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秋興
- 自應人不會,莫道物無情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聞蟬
- 猶嫌未遠函關(guān)道,正睡剛聞報曉雞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閿鄉(xiāng)寓居十首·茆堂
- 應見浣紗人,為道長相憶。 -- 出自唐·萬楚·河上逢落花
- 未曾得向行人道,不為離情莫折伊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紫壇轉(zhuǎn)仗回馳道,玉律驚灰人奉元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元參政喜雪
- 結(jié)交澹若水,履道直如弦。 -- 出自唐·杜淹·寄贈齊公
- 興言共傷千里道,俯跡聊示五情同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圣制送來濟應制
- 君子重名義,直道冠衣簪。 -- 出自唐·賀遂亮·贈韓思彥
- 夾岸旌旗疏輦道,中流簫鼓振樓船。 -- 出自唐·韋元旦·興慶池侍宴應制
- 不辭辛苦來東道,只為簫韶朝夕聞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舞馬篇
- 分明寄語長安道,莫教留滯洛陽才。 -- 出自唐·于季子·早春洛陽答杜審言
- 搖風細柳縈馳道,映日輕花出禁林。 -- 出自唐·馬懷素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
- 登高識漢苑,問道侍軒臣。 -- 出自唐·陸景初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臣字
- 統(tǒng)師靖百蠻,鳥道行蹤絕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送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