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7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天吳擘山成海道,鱗車魚馬紛來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龍王嫁女辭
- 秀州相士亦識道,一笑求心符鐵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秀州相士歌
- 太平天子方講道,將軍六十便稱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高郵何將軍老山圖
- 婦義終一醮,臣道無改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(錄三十四首)
- 甚濃醉、無人知道歸來也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摸魚兒 臨川春游,連日病酒,賦此止之
- 客路上頭穿鳥道,行人腳底踏風湍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范寬山水
- 婦人能蠶桑,家道當不窮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君子重其然,吾道自此亨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同行竊金,相顧道左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獨漉篇
- 夕陽愁向盤江道,黃蒿離離白骨槁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盤江行
- 世情惡衰歇,天道遞虧盈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還至別業(四首)
- 御溝連上苑,大道接平沙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艷曲(二首)
- 古人既已死,古道存遺書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飲酒
- 龍宮臨水國,鳥道入煙蘿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宿云門寺
- 人間鐘鼎口不道,雨里田園手自犁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林七欽山莊
- 春風走馬綠楊道,落日臂鷹秋草原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寄陳八參軍
- 三河兵氣盛,五道羽書稀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出塞曲(四首)
- 奈何君子交,中道兩棄置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雜感寄都門舊知(此詩為李于鱗隙末而作)
- 七首蝕野土,廣道鳴華釐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入燕三首
- 日西買市飯,半道謝驢韁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燕子磯觀音閣
- 報與江南春信道,題詩寄處隴梅開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壽吳宣府
- 火急寄言青女道,添霜啼殺伯勞兒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
- 眉庵四十未聞道,偶于世事無所好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聞蟬
- 臨歧歌短章,所道皆苦辛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方以亨還吳興(三首)
- 艱虞寧暇問,吾道任蒼蒼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雨中夢安公石張習之二公情話移時覺而有述因
- 寄語武陵仙吏道:莫將征稅及桃花。 -- 出自清·宋琬·同歐陽令飲鳳凰山下
- 云何色殷紅,殉道夜流血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詠菊
- 阿房久已滅,閣道遂成墟。 -- 出自唐·李顯·幸秦始皇陵
- 招提邇皇邑,復道連重城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七月十五日題章敬寺
- 天文信昭回,皇道頗敷陳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三日書懷因示百僚
- 沙溪忽沸渭,石道乍明滅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夜發三泉即事
- 邑祠猶是漢,溪道即名陳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曉發興州入陳平路
- 南宮夙拜罷,東道晝游初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有懷之作
- 不愁愁自著,誰道憶鄉關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山驛閑臥即事
- 北山東入海,馳道上連天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制
- 約川星罕駐,扶道日旂舒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途次舊居應制
- 立言多啟沃,論道盛謀猷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故西臺侍郎上官公挽歌
- 野外初迷七圣道,河邊忽睹二靈橋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
- 江流通地骨,山道繞天臺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寄胡皓時在南中
- 無私仍克己,直道更和光。 -- 出自唐·張齊賢·自警詩
- 此時悵望新豐道,握手相看共黯然。 -- 出自唐·徐堅·餞唐永昌
- 十載別離那可道,倍令驚喜見來篇。 -- 出自唐·李逢吉·酬致政楊祭酒見寄
- 因知興嗣歲,王道舊無頗。 -- 出自唐·孟簡·嘉禾合穎
- 已聞都萬騎,又道出重圍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恨從軍
- 欲知賢圣存亡道,自向心機反覆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陰符經勉送藏休上人二首
- 章句不堪歌有道,溪山只合退無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將歸舊山留別錯公
- 畢竟忘言是吾道,袈裟不稱揖蕭曹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楚寺寒夜作
- 破除閑事渾歸道,銷耗勞生旋逐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驚秋
- 他人雖欲解,此道奈何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詩友
- 清泉流眼底,白道倚巖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雙泉大師師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