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7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時節(jié)正思家,遠道仍懷古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惜黃花·涵秋寒渚
- 人生螻蟻夢,世道犬羊衣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杭州雜詩和林石田
- 明發(fā)臨古道,古道何悠悠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居擬蘇武四首
- 萬里一失所,中道將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居擬蘇武四首
- 豈謂壯士身,中道有摧折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李陵臺
- 蠶叢云羃羃,鳥道月昏昏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榮州
- 釋氏掀天官府,道家隨世功名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自笑
- 冷煙殘水山陰道,家家擁門黃葉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齊天樂·冷煙殘水山陰道
- 憑誰說與春知道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踏莎行·白石飛仙
- 莫作袈裟看,吾道慣聃丘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水調(diào)歌頭·敗屋擁破衲
- 須信公侯有種,道義自相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水調(diào)歌頭·暑雨濕修竹
- 油然遍寰宇,半道濡征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訪程元明喜雨而作
- 住處未易言,小道亦可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五祖山
- 懸崖擢青士,夾道羅蒼官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五祖山
- 國家懷遠固有道,緩征薄稅垂無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華亭風月堂避暑
- 此生那習坎,吾道已康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劉春卿書懷
- 我才傷樸樕,吾道屬艱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讀韋蘇州詩因用陪王郎中尋孔徵君韻
- 世情強輕得,祖道無廣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天寧因上人韻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繩山
- 跨馬未須貪遠道,舉觴聊復望青天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余元明時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飲
- 楞伽今在否,此道發(fā)明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
- 歸歟又同舟,半道過濠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尊禪者
- 凱風亦遠矣,此道何茫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因納上人寄題望江張氏春暉亭詩
- 交情舊喜推東道,歸夢先應到北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孔純老送司法吳德聲
- 平生顧挹山陰道,種竹栽花越水東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下章安杜瀆七首
- 風蕭瑟,邯鄲古道傷行客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憶秦娥 邯鄲道上望叢臺有感
- 不會參禪并學道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蝶戀花·窗暗窗明昏又曉
- 看取明年人總道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青玉案·銀潢露洗冰輪皎
- 游戲人間榮貴,道要元微,水源清濁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瑞鶴仙·倚格天峻閣
- 維師法梁棟,世道貴相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送真歇禪師往住阿育山兼簡黃檗云峰諸老
- 驚呼追曩游,世道今如許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和韻奉酬王原父集福山之什
- 群陰雖久否,吾道豈終微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偶成寄友人
- 寄書白帝城,問道屈原宅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陪李仲輔昆仲宿惠山寺
- 暖香高燭,翻動道人灰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相思引/琴調(diào)
- 道是花來春未,道是雪來香異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昭君怨 梅花
- 鶴長鳧短從他道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漁家傲·遇坎乘流隨分了
- 思量千里鄉(xiāng)關道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憶王孫·梅子生時春漸老
- 此去存身知有道,深自隱,效龍蛇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江城子 元日有感
- 試回首兮昆侖道中,問江皋兮誰集芙蓉。 -- 出自元·阿魯威·雙調(diào) 河伯
- 塞沙茫茫出關道,駱駝夜吼黃云老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居庸疊翠
- 黃塵白草宮前道,鬼火如燈夜相照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邯鄲行
- 行路難行悲遠道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蝶戀花 以上十六首百家詞本云林樂府。此下
- 夜雨好無情,不道我愁人怕聽! -- 出自元·楊朝英·梧葉兒·檐頭溜
- 婦義總一醮,臣道無改更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四十二
- 古來嫌忌間,吾道憂比跡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
- 門生役已脫,詭道由此行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二
- 何物袖中藏,去道萬里隔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六
- 白日雷霆夾城道,樂游園里春正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麗人行
- 上叟前致辭,大道抱天全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三叟者訣
- 西溪溪口東岡道,楊柳陰陰春欲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溪曲
- 鳳凰城外橫門道,小妓軍裝金線襖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春俠雜詞十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