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7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陋邦一雨何足道,吾君盛德九州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吳興丈人真得道,平日立朝非小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劉孝叔
- 故人文與可為道師王執(zhí)中作墨竹,且謂執(zhí)中勿使他人書字,待蘇子瞻來,令作詩其側(cè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文與可墨竹(并敘)
- 未許相如還蜀道,空教何遜在揚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倅揚州
- 狂生來索酒,(賈道人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元夜(惠州作)
- 有杕之杜,生于道周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有杕之杜
- 關(guān)塞極天唯鳥道,江湖滿地一漁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興八首
- 逢迎少壯非吾道,況乃今朝更祓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清明
- 騷人嗟不見,漢道盛于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偶題
- 府中羅舊尹,沙道尚依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興五首
- 州圖領(lǐng)同谷,驛道出流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萬方聲一概,吾道竟何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浮生有蕩汩,吾道正羈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三川觀水漲二十韻
- 其人骨已朽,此道誰疵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晴
- 生還今日事,間道暫時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達(dá)行在所三首
- 文章有神交有道,端復(fù)得之名譽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薛端薛復(fù)筵簡薛華醉歌
- 蒸魚聞匕首,除道哂要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壯游
- 陰房鬼火青,壞道哀湍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玉華宮
- 清文動哀玉,見道發(fā)新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
- 大哉乾坤內(nèi),吾道長悠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發(fā)秦州(乾元二年,自秦州赴同谷縣紀(jì)行)
- 異才復(fù)間出,周道日惟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蔡十四著作
- 世人共鹵莽,吾道屬艱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空囊
- 于身色有用,與道氣傷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梔子
- 輕帆好去便,吾道付滄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江漲
- 吾賢富才術(shù),此道未磷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,恩命追赴闕下
- 官軍未通蜀,吾道竟如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征夫
- 中原戎馬盛,遠(yuǎn)道素書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登舟將適漢陽
- 際會清河公,間道傳玉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司空王公思禮
- 先王作法皆正道,鬼怪何得參人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犀行
- 兩家誠款款,中道許蒼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大理封主簿五郎親事不合卻赴通州,主簿前
- 可念此翁懷直道,也沾新國用輕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鄭十八著作丈
- 今日時清兩京道,相逢苦覺人情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戲贈閿鄉(xiāng)秦少公短歌
- 冀公柱石姿,論道邦國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鹿頭山
- 自須開竹徑,誰道避云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寄題鄭監(jiān)湖上亭三首
- 賢良雖得祿,守道不封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種萵苣
- 古人稱逝矣,吾道卜終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岳州賈司馬六丈、巴州嚴(yán)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
- 近傳王在洛,復(fù)道使歸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(yuǎn)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
- 今晨非盛怒,便道即長驅(qū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風(fēng)(新康江口信宿方行)
- 自驚衰謝力,不道棟梁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雙楓浦(在瀏陽縣)
- 低聲待向他家道,帶得歌聲滿耳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去歲君家把酒杯
- 直節(jié)堂堂,看夾道、冠纓拱立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直節(jié)堂堂
- 會說忘言始知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感皇恩 讀莊子,聞朱晦庵即世
- 忽地倚人陪笑道,真?zhèn)€是、腳兒疼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糖多令/唐多令
- 去年冠蓋長安道,客里因循過了梅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醉書其壁
- 怕有人來,但只道、今朝中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一枝花/促拍滿路花
- 卻有杜鵑能勸道,不如歸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添字浣溪沙/山花子 三山戲作
- 淵明避俗未聞道,此是東坡居士云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書淵明詩后
- 一枝簪不住,推道帽檐長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臨江仙 簪花屢墮,戲作
- 物理不可測,神道亦難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下鞲驚燕雀,當(dāng)道懾狐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