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7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急須卷凍鋪黃道,欲看燈山萬萬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景仁正月十二日訪吳縝寺丞二絕
- 永遠林棲真有道,溺沮耕養亦忘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又次韻游小云居
- 遍閱諸生非有道,最憐能賦似相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蔣夔赴代州教授
- 舟楫自能通蜀道,林泉真欲老黃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舟次磁湖以風浪留二日不得進子瞻以詩見寄作
- 遍閱后生真有道,欲談前事恐無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首
- 故人指我笑,聞道未能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白須
- 眼前暖熱無可道,心下清癯有余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遲韻寄適遜
- 執爵稍前疑問道,獻琛不日數來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門下呂相公車駕視學
- 上山苦饑渴,中道得寒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
- 脂車秣馬試長道,一日百里先自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四十一歲歲莫日歌
- 我來江西晚聞道,一言契我心所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方子明道人
- 我時少年豈知道,因緣父兄愿承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歐陽辯
- 龜龍百歲豈知道,養氣千息存其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石芝
- 雖云不必見安道,已誤扁舟犯雪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題畫卷四首其二雪溪乘興
- 紛紛華發何足道,當返六十過去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梳頭
- 劉根夫婦俱有道,去日饒君著鞭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內
- 嘉陵萬壑底,棧道百回屈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太山四首其一初入南山
- 中廛已易肆,下道先容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江漲
- 行身劇孔孟,稱道皆舜禹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柳子玉
- 自言王方平,學道古有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留題仙都觀
- 畫師韓干豈知道,畫馬不獨畫馬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韓干三馬
- 遍閱後生真有道,欲談前事恐無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
- 般柴運水皆行道,挾策讀書那廢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示諸子
- 東風客雁溪邊道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青玉案·東風客雁溪邊道
- 說與蕭娘未知道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夜游宮·人去西樓雁杳
- 隱隱朱城臨玉道,遙遙翠幰沒金堤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長安古意
- 倘遇忠孝所,為道憶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大劍送別劉右史
- 高情邈不嗣,雅道今復存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三月曲水宴得尊字
- 潘年三十外,蜀道五千中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送鄭司倉入蜀
- 改弦調新聲,履道易故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感寓四首
- 自稱為漫尉,人道是迂儒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訪陳與機縣尉于湘潭下攝市
- 今朝一杯酒,誰道是生辰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記為老夫書其文甚佳采記
- 生民日憔悴,吾道亦凄涼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訪楊伯子監丞自白沙問路而去
- 隨時難茍合,懷道早歸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訪曾云巢
- 桂林佳絕處,人道勝匡廬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觀靜江山水呈陳魯叟漕使
- 文星照南斗,吾道欲東周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別李司直蕭小山
- 明君用良弼,治道方一變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懶不作書急口令寄朝士
- 心期難與俗子道,世事不如人意多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京口別石龜翁際可
- 十年閉戶存吾道,萬事無心逐世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靜齋張敏則舍人贈詩因用其韻為酬
- 故人俱顯達,吾道亦光輝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夢與趙用父王子文陳叔方相會甚款
- 行人來少憩,假道過東溪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常寧縣訪許介之途中即景
- 恨不與君同上道,歸來無伴自開樽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滕審言歸長沙別無聊
- 功名付公等,世道莫愁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代書寄韓履善右司趙庶可寺簿
- 詩盟誰是主,世道正愁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國風再寄南昌故人兼簡王帥子文
- 冬時枯死春滿道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反復弄小技,于道未為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 其二
- 明朝又上長安道,卻望咸陽舊帝京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成 其二
- 結交茍不擇,中道生怨窩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遣興 其二
- 繡衣驄馬金陵道,誰把梅花仔細看?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書
- 光陰如過客,吾道底須論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次申屠子迪韻 其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