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道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游客倦欲臥,道人言少文。 -- 出自宋·呂江·棲白庵
- 一朝忽南去,道里有余艱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道上有感
- 槜李國西門,道里去天咫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視民如傷為韻
- 大似文元居道院,又如退傅過香山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蘇仁仲計(jì)議挽章二首
- 同升大宗伯,道阻山砐硪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過九江贈同舍陳伯秀
- 上設(shè)浮航如道路,外施行馬似屯營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柵塘
- 天教來作東道主,嘆聲和氣生江湄。 -- 出自宋·錢鍪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但愿吾皇有道守四夷,未消瑣瑣且為將軍悲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稚女談命有感
- 只把雙珠學(xué)道功,可占椿算與萱同。 -- 出自宋·潛放·慶江檢詳太夫人
- 胡運(yùn)消沉漢道興,氈車宵遁土城平。 -- 出自宋·丘濬·座中有搊箏者作白翎雀曲因話及元事口占此詩
- 于穆文宜,妙道九德。 -- 出自宋·仁宗·政和親郊三首
- 有客新從蜀道不,共招北隱步松間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同劉武子孫李和游鐘山和劉武子韻
- 根本于丘軻,道德其淵源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送洪內(nèi)翰知太平府
- 時(shí)違終遠(yuǎn)去,道在豈全貧。 -- 出自宋·師嚴(yán)·武陵客居
- 嶺外此州為道院,風(fēng)煙殊弗類南蠻。 -- 出自宋·石應(yīng)孫·題南山
- 歸來臥林藪,道自無伸屈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靜心堂
- 向來歌舞地,道德元沖融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史魏公秋日
- 啞咤一聲行道外,不知身在故園春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止水道中聞鶯
- 臨濟(jì)東山之道命若懸絲,念念刀耕火種老此殘軀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文蔚侍者請贊
- 臨水鶴窺行道影,隔云僧認(rèn)讀書聲。 -- 出自宋·釋楚巒·句
- 子細(xì)思量無道理,里頭畢竟有人牽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摩竭正令,同道方知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未足衲僧親道底,拂袖前行歸去來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火號更深喝道來,普門關(guān)棙一時(shí)開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頌古十六首
- 世情但將公道斷,人心難似水長流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了得惟心是道場,彌陀元不在西方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示建彌陀會
- 蔣山雖恁麼道,西天有人不甘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世事但將公道斷,人心難似水長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也無禪,也無道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清庵主請贊
- 名字馨香滿道途,挽將洞水注南湖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送皎中庵住廣壽
- 因睹明星悟道,未免全身入草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設(shè)使兩堂俱道得,也應(yīng)流血滿街衢。 -- 出自宋·釋果慜·頌
- 雖然如是,同道方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偈三首
- 縱貢無礙,外道魔軍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武帝多方學(xué)道,王喬端坐神仙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為報(bào)漳泉諸道友,吉山元是福山翁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僧歸凈眾
- 要識九旬行道處,薰風(fēng)依舊自南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輥雪峰毬,舞道吾笏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上人飽法味,道眼能昭徹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祝發(fā)何早,聞道何晚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禪人寫師真請贊
- 一十三處坐道場,二時(shí)粥飯何曾足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禪人寫師真請贊
- 問渠西祖之道,何曾□□□□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禪人寫師真請贊
- 到處說禪說道,為人入水入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禪人寫師真請贊
- 天道虧盈,地道變盈,鬼神害盈,人道惡盈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偈八首
- 我昔初機(jī)學(xué)道迷,萬水千山覓見知。 -- 出自宋·釋警玄·偈
- 黃面老,初成道,夸詫一場相鼓倒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大海波濤涌,道人愿力堅(jiān)。 -- 出自宋·釋亮·開涂田道者求語
- 數(shù)直年將謂道,誰知今日卻元來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自省
- 萬事但將公道斷,任教四海動干戈。 -- 出自宋·釋了一·頌古二十首
- 金佛不度爐,道士念蘇{左口右盧}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