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6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這個道,非常道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三字訣
- 吞入腹,自知道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三字訣
- 審眉間,行逆道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三字訣
- 些兒法,合大道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三字訣
- 安得前人不道句,更與羲仙醉時讀。 -- 出自宋·王孝嚴·石門洞
- 勿謂年來世道艱,都緣彼此不相參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與楞伽老瑛上人
- 丁寧傳語東道主,記得石鼎新詩聯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尚方崖赴劉次山館見過
- 旁有水,上有道,八百年中逢栲栳。 -- 出自·***·符離樹穴中石篆
- 身退謝名累,道存嘉止足。 -- 出自唐·丘丹·經湛長史草堂
- 田頭逢餉人,道君南山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約·城南訪裴氏昆季
- 野老競遮官道拜,沙鷗遙避隼旟飛。 -- 出自唐·羅珦·行縣至浮查山寺
- 時來遇明圣,道濟寧邦國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澈·賦四相詩·禮部尚書門下侍郎平章事李峴
- 室在周孔堂,道通堯舜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答韓十八駑驥吟
- 羸馬孤童鳥道微,三千客散獨南歸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道州送戴簡處士往賀州謁楊侍郎
- 紫袍再拜謁道左,上皇萬里旋鑾輿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地浯溪讀中興碑
- 寂寂松門古道場,暫容倦客拂橫床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到常清寺予哲師三絕
- 哲人欲不喪道,昧者是難勝非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馬宜州卜居七首·復齋
- 問之誰作東道主,舒嘯亭中人姓回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呂待制所居八詠·舒嘯
- 名遂貴知己,道勝方晦跡。 -- 出自唐·湛賁·伏覽呂侍郎丘員外舊題十三代祖歷山草堂詩,
- 鋪卻雙繒直道難,掉首空歸不成畫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題祖山人池上怪石
- 荒塞峰煙百道馳,雁門風色暗旌旗。 -- 出自唐·陳去疾·送韓將軍之雁門
- 南館星郎東道主,搖鞭休問路行難。 -- 出自唐·王初·送王秀才謁池州吳都督
- 詩景荒涼難道合,客情疏密分當同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上西川王尚書
- 猿嘯不離行道處,客來皆到臥床前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贈南岳僧
- 石路特來尋道者,云房空見有仙經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山中尋道人不遇
- 孤進自今開道路,至公依舊振寰瀛。 -- 出自唐·樊驤·和主司王起
- 位尊常守伯,道泰每呈祥。 -- 出自唐·張良器·河出榮光
- 明月滿時開道帔,欲塵飄處脫儒衣,只攜仙籍還金洞,便與時流隔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送元秀才入道
- 白日閑吟為道侶,青山遙指是生涯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晚春宿僧院
- 一顧恩深荷道安,獨垂雙淚下層巒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龍門留別道友
- 況今大朝公道,天子文明,團團月樹懸青青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送人
- 正是低摧吾道日,不堪惆悵異鄉時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題陳正字林亭
- 甲乙中時公道復,朝廷看處主司夸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喜陳先輩及第嶠
- 水國由來稱道情,野人經此頓神清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江南秋日
- 史氏只應歸道直,江淹何獨偶靈通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詠筆二首
- 青門冢前別,道路武關西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人歸覲河中
- 業在有山處,道成無事中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題鄭處士隱居
- 夜逐螢光尋道路,漢家天子步歸時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后漢門廢帝
- 楚聘宣尼欲道光,是時陳蔡畏鄰強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陳蔡君
- 五餌已行王道勝,絕無刁斗至闐顏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塞上
- 靜臥蓬山養道情,百司繁冗盡堪輕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和夏日直秘閣之什
- 不遇至真傳道要,曾看真誥亦何為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題魏壇二首
- 唯賴明公憐道在,敢攜蓑笠釣煙波。 -- 出自·李中·投所知
- 漢主承乾帝道光,天家花燭宴昭陽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納后夕侍宴
- 漢主承乾帝道光,天家花燭宴昭陽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又三絕
- 深羨高眠全道氣,姓名應已在丹丘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鄴都行在刁和秘書見寄
- 家貧聊復爾,道在肯徒然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湯舍人之陳州
- 榮名任紛糾,道性常閑暇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寄張階州
- 自古皆傳蜀道難,爾何能過拔蛇山。 -- 出自唐·馮涓·蜀馱引
- 常記游靈境,道人情不低。 -- 出自唐·劉昭禹·憶天臺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