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道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誰為鼠輩巧道地,周道如砥生蒺藜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二十韻潮陽宰余君實(shí)日華
- 覆雨翻云市道交,公持正論息群嘲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再和王君何定通判韻
- 曾向高人問道,清妙處、已悟希夷。 -- 出自宋·程正同·滿庭芳·五柳先生
- 天眼豁隨公道開,宵人謚此何有哉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和趙使君喜雨
- 縱使秋風(fēng)滿道間,炎州且任客衣單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邁·秋風(fēng)
- 藥童清入畫,道士默如禪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迕·四圣觀納涼
- 今年為壽,都道是、不比尋常時(shí)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游文仲·千秋歲·今年為壽
- 四十修真學(xué)道,金魚要換金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四十修真學(xué)道
- 面目本來是道,陰陽造化成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面目本來是道
- 太一畫前是道,全憑龍虎成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太一畫前是道
- 舉世沈迷大道,傍門小法求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舉世沈迷大道
- 不死谷神妙道,杳冥中有還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不死谷神妙道
- 大隱居塵奉道,衰顏能返朱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大隱居塵奉道
- 萬里擔(dān)簦訪道,要知一點(diǎn)靈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萬里擔(dān)簦訪道
- 達(dá)磨西來說道,十年面壁安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達(dá)磨西來說道
- 幾載雞窗求道,費(fèi)他兔楮鉛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幾載雞窗求道
- 行處青牛引道,飛來鶴頂呈丹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行處青牛引道
- 千載寂寥吾道,可憐平叔多言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行處青牛引道
- 天賦與、仙風(fēng)道骨。 -- 出自宋·哀長吉·瑞鶴仙·小春天未雪
- 昔時(shí)彭祖,聞道有、八百穹崇遐壽。 -- 出自宋·翁定·壺中天/念奴嬌
- 一品高官人道好,多少事,碎心田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江城子·家園十畝屋頭邊
- 瀛洲美景,盡道東南都?jí)骸? -- 出自宋·吳潛·隔浦蓮/隔浦蓮近拍
- 江東企西浙,道里無半千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古風(fēng)一首送常明仲還里社
- 寄語無門開道者,挑包便好出山來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示慧開禪師頌二首
- 至哉子思,憂道失傳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疇依
- 行藏雖有間,道誼豈無情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臺(tái)山周詠道別五年因詩寄借韻以謝二首
- 上有封題三道印,多是中朝清要官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拍手行
- 金液還丹大道,古人萬劫一傳。 -- 出自宋·蕭廷之·西江月·金液還丹大道
- 仆仆長亭古道,人在竹輿何似,甑釜受蒸煎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(diào)歌頭·之子問行役
- 訏謨皆上策,道德有強(qiáng)形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用談笑青油幕為韻賀吳叔永制機(jī)
- 城市委焚蕩,道路紛怨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丁亥紀(jì)蜀百韻
- 古往今來,其道有常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示趙與檳弘毅章
- 中庸即易,是道公共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贈(zèng)成師掾公策
- 士辨薰蕕,與道存亡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贈(zèng)張強(qiáng)赴曲江教
- 萊衣奉親,樂道忘饑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餞趙文思崇釠歸上饒
- 立天地心鳴道鐸,開生靈眼識(shí)師儒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贊徑坂使君何山促春講席之盛
- 拙齋有孫,其道未頹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贈(zèng)林耕叟赴湖帥幕
- 真人兮匵藏,道貌兮山臞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與張草廬予欲嗣奏聘君草廬寄聲止予歌以答之
- 已遣鳴騶迎道左,那知紉佩尚天涯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驛至得徑坂講席帛詩喜甚和韻且堅(jiān)秋風(fēng)武夷之
- 半額蜂妝,莫道梳洗家常。 -- 出自宋·史可堂·聲聲慢·羞朱妒粉
- 香燼未寒行道處,蕭森竹護(hù)禪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贈(zèng)海珠湛老
- 諫議不分三道印,趙州剩借一甌香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茶
- 萬象光隨黃道轂,千官班湊紫宸門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嘉熙元日
- 雪染梅花倚道傍,亭亭野水弄幽芳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橫瀆岸邊梅花方開
- 寥寥二千載,道統(tǒng)幾欲墜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理學(xué)
- 大展坐具闡道場,勝地名山須卓錫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為湖州趙村凈妙庵主僧賦
- 我昔游蓬萊,道過昆倉山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雜興
- 倚竹偎松,誰道羅浮遠(yuǎn)。 -- 出自宋·應(yīng)次蘧·點(diǎn)絳唇·雪意嬌春
- 芳蕊鬅松夾道垂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浣溪沙
- 攀玩對(duì)、東君道,莫教輕墜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花犯·百花中